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符号学与人文科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来源:哲学研究 (2004-5-24 16:36:44) 作者:yb

  32628日,“符号学与人文科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中心与国际符号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并得到德意志研究会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大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前副院长汝信教授,国际符号学会会长Roland Posner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会的中西学者40人左右,其中包括来自美、德、比、荷等国家的外国符号学专家17人。会议围绕“符号学与人文科学”这一主题展开,举行了九次报告会,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报告会与问题讨论大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符号学基本理论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符号学与人文科学的本质联系,并从历史角度对之加以考察,凸显了符号学的形式、特点和理论意义。陈筠泉教授认为,符号的本质在于交往手段的符号化。现代符号学在当代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语义学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语言符号学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符号学可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话语的精确化。Roland Posner教授则回顾了人文科学的历史演变形式,探究了由多种学科组成的人文科学的学术规范要求。这种要求可由符号学概念加以清晰化:每一独立学科都应拥有:1)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同质的对象领域;2)特定的价值中立视角;3)可以重复运用的特定的一套方法;4)理论的可错性;5)达成主体间理解的表现手段。John Deely教授论述了从奥古斯丁到皮尔斯以来的人文科学的符号学基础,并据之划分了前符号学、一般符号学以及符号学自皮尔斯之后的现代发展等三个阶段。Gerhard Schoenrich先生检讨了自莱布尼茨到卡西尔、变化中的人文科学的符号学基础,指出笛卡尔范式与洛克范式的形而上学性,认为到了康德那里,符号才真正成为知识构成的一个一致性原则。卡西尔第一次以符号原则对人类知识进行考察,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扩大为文化批判。Rudi Keller从自然代码、人工代码与第三种代码相互区分的角度,论述了文化变迁的原则。Wolfgang Schnotz教授界定了“描述的”与“描绘的”两种符号的各自特征与对象范围,并探讨了在两种符号相互作用中表现力与推算效果达到最佳结合的可能性。还有学者从跨文化哲学、互联网的交流问题等角度审视、阐发了符号学的本质和功效。

二、关于符号学在各门具体人文科学中的运用,与会专家采用一般符号学方法分析了语言学、文学、神话学、社会心理学、法学、数学、哲学等专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取得了良好研究效果,展示了符号学广泛的方法论功效。钱敏汝教授重点从象征符号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符号的结构类型,并借鉴德里达的解构方法,分析了符号的跨文化解构现象,提出跨越型的符号结构/解构理论。张杰教授则对比了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研究,分析了二者在文艺学上贯彻符号学的理论得失。Fredeik Stjernfelt先生与Paul van den Hoven先生都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了法庭审判的真实性与公正性问题。前者以海牙国际法庭审判米洛舍维奇为例,通过米洛舍维奇在法庭中使用政治性话语遭到拒绝这一事实,展现了庭审制度中的谈话破裂,从而质疑了庭审制度的合法性;后者也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揭示了法庭判决与真实之间的裂隙,揭穿了有关法律话语符号之真实性的神话。Stephan Debus先生提出以符号学构造定性研究的问题,即怎样运用符号学解决人文科学中的主要问题,以符号学来建立人文科学一致的方法论。他以社会心理学的符号分析为例,探讨了建立统一的符号学研究模式的可能性。叶舒宪研究员与李连荣先生、降边嘉措研究员分别以符号学方法分析了中国上古“神”概念和西藏形成中的神话思维。还有学者对文学定义、文学作品的构成、理解的原则、周易卦序、道教佛咒、汉语中的身体隐喻、哲学中的二元论、印度味论、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等作了符号学分析。

三、关于符号学与各类具体文化形式,与会学者以符号学方法对绘画、音乐、建筑、戏剧等各类具体文化形式及其具体表现问题作了探讨,并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展现了符号的丰厚文化底蕴。Winfried Noeth先生提出“图画是符号吗?”这个问题,他通过理论考证,并以单色画、历史上的地图(标注着一些子虚乌有的小岛的地图)等没有具体表征对象的图画类型作例证,得出非表征图画的符号意义在于它的美学的、情感的意义这一结论。Christian Thorau先生探讨了音乐中的符号概念,他指出音乐是一种超越了参照物的描绘性的符号,不能以语言能指/所指的二分形式或皮尔斯的三分类型来理解,要找到一些有效的特定模型来理解音乐的符号意义。Herman Parret先生通过发掘在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自然”概念的不同含义,分析了作为美学名词的“自然”在西方艺术中的功能,并且将之与东方“自然”概念相比较,展现了这一比较的文化意义。叶廷芳研究员从符号学角度,结合与西方建筑的比较,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五大审美特性。黄育馥研究员从脸谱、服装、音乐、布景、道具等方面分析了京剧的符号学特征。Charles Forceville先生则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多媒体隐喻阐释中的文化因素。

李幼蒸教授在研讨会学术总结时,指出了中国符号学发展的广阔前景。他认为,符号学活跃于所有学科并推动它们的发展,从而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狭义上说,具体专业内部可以进行符号学分析;广义上看,符号学具有重新组织我们现有知识的战略性意义。在国际全球化背景下,它在跨文化研究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他指出,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符号学理论方法的结合,将给中国符号学发展创造广阔的前景。

这次研讨会充分展现了国际符号学的研究水平,以及中国学者符号学研究的潜力,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符号学研究工作。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