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百家争鸣 >> 正文
儒、儒学、儒教的界说
来源:专稿 (2005-3-1 21:16:48) 作者:云尘子

 

    先声明,下面所说,有些不采纳现行的学术说法,因为有些说法实在不愿意接受,所以,作为个人看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参考众人的看法,然后说出我自己同意的或自己认为的看法,这是我的追求目标。


    一、什么是儒? 

   《说文》:“儒,柔也。”从“柔”字来分析,“儒”应当是刚柔兼济、能屈能伸之意,因为“柔”字从“木”、从“矛”,“矛”是刚强的,而“木”又名“曲直”。有的说,儒是有道术的人,或者说通天地人三才者是儒,或者说儒本来与巫是一样的,这些说法都与殷商时代及其以前国家朝廷之中负责与天地鬼神相沟通、在人间主持礼仪形式的专职人员有关。这些人员后来分化为南方的“巫”和北方的“儒”,他们精通天道地道并应用于人道,所以说他们通天地神鬼,所以说他们有道有术。西周开始,北方的儒减弱了对神鬼的崇拜,逐渐向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礼仪方面转移。此时,有专门凭借着这种礼仪形式而谋职业的儒者,到孔子才提出来把儒作为一种社会人格和政治人格的标准,从而确定了“君子儒”的称号。

    二、什么是儒学? 
    云尘子在此将“儒学”看作是一种简称,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儒学包括孔子之前的原儒之学、孔子创立的君子儒之学、战国之后的儒家之学以及未被官方用行政手段推行的后世儒者之学。狭义的儒学专指孔子的君子儒之学。一般的说法采用前者,云尘子主张的是后者。

    三、什么是君子儒之学(或称孔学)?
 
    指孔子综合了三皇五帝、三王五伯等历代治政学说而综合出来的以“六经”(《易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诗经》)为代表的学说体系。这套学说融合了以道治国、以德治国、以功治国、以力治国四个方面,体现为“道德刑政”四项手段的有机结合,在层次上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原则,在具体实践方面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来修身成君子再进而成“内圣”、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为万世开太平”而成“外王”作为步骤。云尘子主张将此作为华夏文化的代表,而且作为华夏民族长久立足的原则,作为华夏民族的永久信仰。

    四、什么是儒教? 

    儒教有几个层次。 
    第一,先秦时代所说的以“六经”为原典的教化之道,见《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董仲舒说:“《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质,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春秋繁露·玉杯篇》),司马迁也说:“《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史记自序》)因此,“六经”必须“一以贯之”,不可偏废。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以教化。 
    第二,从汉代汉武帝开始的以“五经”作为官方教材、用行政手段推行的政治教化。这种教化虽然以“五经”为教材,但是,其中缺少了《乐经》,因而少了“和谐平等”的内涵,而强化了礼仪秩序和等级制度;这种教化已经不再完全符合孔子学说的超越具体时代的原则,而成了为某个具体时代服务的“儒术”——治国工具,并常常表现为强迫接受;这种教化虽然结合了“五经”,但更多的是采用了战国以来的诸子学说,最终由董子综合而成,是一种杂糅出来的学说,后来又由理学家加入了佛道的成分。 
    第三,将儒学按照佛教、道教的方式加以改造,提倡把尊孔读经,把孔子称为教主,神化孔子,由此使儒学成为强化了“神道设教”内涵的“宗教”。这样,信奉孔子以及儒教就成了带有宗教热情和神性崇拜的东西,很接近西方的“宗教”观念。 
    第四,香港孔教学院汤恩佳之说,按华夏文化来理解“宗教”一词, “宗”是“万世宗师”的“宗”,“学者宗之”的“宗”,祖宗的“宗”,宗教教诲的“宗”,儒家宗派的“宗”,传统者,宗也。“教”是“有教无类”的“教”,教育及教化的“教”。这种说法有可取之处,可以与第一种说法结合起来。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