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论坛精摘 >> 正文
關於將世界第一教育家孔子的生日確定為新教師節的建議書
来源:华夏复兴论坛\儒学联合论坛 (2005-3-1 23:44:55) 作者:胡星斗

 

全國人大、國務院:

我建議儘快將孔子的誕辰(陽曆)9月28日確定為新的教師節,以彰顯中國人民尊師重道、傳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國風範和氣魄。

一、世界教師節——孔子感動了世界、惟獨沒有感動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為“世界教師節”;1971年,美國參眾兩院立法確定孔子的誕辰9月28日為美國的教師節;中國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均把孔子的生日定為教師節或慶祝日。可見,孔子不僅是中國教師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師的榮耀。

二、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屬於世界普適價值。其“有教無類”(不分階層,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的思想,是當代“平權”運動、“教育公平”理論的先驅;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時習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後生可畏”等思想,以及孔子所推崇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教育,因材施教、舉一反三的教、學態度等,堪稱古今通用的“師道”、“學道”;儒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朝聞道,夕死可矣”,“當仁不讓于師”,“天下有道,丘不易也(如果現在是個有道的社會,我孔丘就不參與變革了,正因為天下無道,所以,我挺身而出)”,“志於道”等思想,是教育界永遠的座右銘。

孔子以“仁”、“愛人”為教育的核心,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提倡中庸中和、溫柔敦厚的君子(以及後世所謂的“儒將”、“儒商”)風範——“君子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溫而厲”,“恭而安”,“君子中庸”,“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流(不流於眾俗)”,“君子矜(矜持、堅持原則)而不爭,群而不党”,“君子無眾寡,無大小”(君子無所謂人多人少,官大官小),“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等。

孔子極為注重道德、誠信、氣節、人格的教育——“道之以德”,“為政以德”,“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放於利而行,多怨”(放肆地追求利益,會招致很多的怨恨),“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民無信不立”(孔子把信用作為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些光輝思想可以作為今世中國建立道德秩序、信用社會、清廉國家、正氣民族的寶貴精神資源。

孔子還提出了身教重于言教以及君子在言行、修身方面的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訥于言而敏於行”,“敏於事而慎於言”,“仁者,其言也韌”,“聽其言而觀其行”,“君子正其衣冠”,“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君子坦蕩蕩”,“赦小過,舉賢才”,“無求備於一人”(對任何人不求全責備),“道不行,乘桴(小木筏)浮於海”(面對挫折,保持達觀)。

從上可見,孔子豐富的教育理論,其道德、信用、人格、修身言論,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思想,不僅可以作為君子為人處世的指南,亦可作為當今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孔子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教育家。

三、孔子的歷史地位。孔子是人類的精神導師,是人道主義的啟蒙者,是世界上公認的偉大的思想家。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並名列榜首。孔子是中國第一個思想流派——儒家的創立者,是最偉大的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格獨立的教師,首開私人講學之風,首次向民間普及教育。孔子還是中國文化的偉大保護者,他整理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

誠然,孔子在歷史上曾經被統治者所利用,變成了“神”,到近代又被激進文化所玷污,被斥為“孔家店”、“孔老二”,遽然成了“鬼”,現在該是還孔子作為“人”、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為孔子“平反”,並不意味著儒家學說完美無缺,不可以批判,事實上,我也曾經批判孔子,批判儒家思想中存在的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東西;為孔子“平反”,更不意味著要開展所謂的“讀經”活動,盲目掀起新的尊孔熱潮,不知現代文明為何物,搞復辟倒退!而是要——海納百川、融通中西,繼承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墨家中的優秀成分,“拿來”現代人類文明的精髓,共同鑄造“現代中華文明”和“現代中國制度”。沒有傳統文化的根,現代文明的大樹不可能在中國成長;沒有現代文明的嫁接,傳統文化只能生長出人治、專制的苦果。

為孔子“平反”,將孔子誕辰確定為教師節日期,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承認孔子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世界第一教育家。

四、孔子的深遠影響。凡有中國人和唐人街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像。在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還有“孔教”和“孔教學校”。美國加州把9月28日定為“孔子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孔子獎”,獎勵在世界範圍內對教育文化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的人士。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被稱為“儒家資本主義”、“儒家自由主義”,可見,儒家在其發展中功不可沒。

日本企業界對孔子頂禮膜拜。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首先將《論語》運用到企業管理,他開設了“《論語》講習所”,倡導“論語主義”、“道德經濟合一說”、“義利兩全說”、“論語加算盤說”。日本東芝公司總經理土光敏夫,豐田公司創始人豐田佐吉、豐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歡都《論語》,豐田喜一郎還將“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銘。日立公司創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誠”列為社訓(公司準則)。日立化成公司總經理橫山亮次說:“日本人的終身就業制和年功序列制是禮的思想的體現,企業內工會是‘和為貴’思想的體現。”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島正樹稱“中庸之道”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住友生命的會長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為座右銘,住友的總理事小倉恒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建立事業的頭一個條件,也即盡本分、盡責任。松下幸之助更是孔子迷,其管理文集經常引用孔子的言論,處處體現儒家思想。

五、確定孔子誕辰為教師節的意義。

(一)有助於弘揚尊師重道的民族精神,提升全體國民和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糾正“文化大革命”破壞民族文化的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國家的軟實力。

(二)有助於發掘傳統教育資源,振興教育,特別是人文教育。

(三)有助於繼往開來,傳承文化,接續傳統,保護國粹。

(四)有助於中國社會的道德重建,提升國民的道德信用水平,改變道德滑坡、信用墮地的現狀。

(五)有助於促進兩岸統一,團結海外華人華僑,強化華人與大陸的政治、文化、親情聯繫,促進大陸的經濟發展。

總之,我認為,定孔子生日為教師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是遲早的事,晚做不如早做,敬請全國人大、國務院早日定奪此事。

     此致,

敬禮!

           

           胡星斗

         2005-1-24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