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阴明精舍 >> 精舍简介 >> 正文
阳明精舍序
来源:confucius2000 (2005-3-14 23:05:48) 作者:周北辰

 

    黔中蒋公[2],上承孔子,下传阳明,包容汉宋,内圣外王。其为学也,阳明洞之幽谷难比其端;其为德也,龙岗柏之参天足可落帽[3]。王道难被,叹生民之多艰;圣贤遭谤,感人心之不古。遂振微言于绝境,畅大义于今世。公恶燕雀之喧嚣,弃尘世之繁华,为凭往圣,近倚龙场[4];造建精舍,笃志守道。嗟夫!春秋迭代,节士不餐周粟[5];人间末世,大道归隐山林。

    维孔元二五四九年[6],岁在丁丑,三秋之初。辰随蒋公会于龙场圣地之阳明精舍。群儒咸集,长少有序。观山形水势,廓然有怀,咏而序之。

    方离松径,忽见碧潭。极目处,烟锁云封;心旷时,雾雨空蒙。闻山气之清新兮,知圣地之未污;听山音之的的兮,识万物之有灵。嗟远山之苍苍兮,翘首指乎云天;俯绿水之渺渺兮,乘搓上乎星汉。面山之有大鹏兮,抟扶摇而上青云[7];临水之有玉盘兮,步蟾宫以折丹桂。紫云阕兮霞城,昆仑山兮玄圃;听素女兮轻歌,奏箫韶兮兽舞[8]。地偏人善兮,草舍柴扉;聚散恍惚兮,蓼汀鹤渚。牧童横笛兮,村姑浣纱;三秋红叶兮,十里稻花。

    武陵茅舍,鸡鸣犬吠之家;岳麓嵩阳,物我两忘之地[9]。东面时来紫气,门前常过青牛。鹅湖圣会,此地有道范儒宗;白鹿幽洞,其间隐万世师表[10]。阆苑蓬莱,济苍生高士可有灵药?良知公羊,担大道今贤重开儒门。握发吐甫,王者之风;箪食瓢饮,圣人之乐[11]。融贯中西,张先生之文风;《论语》算盘,永庆公之韬略[12]。谏迎佛骨,斥异端韩子何在?重塑圣像,弘道统蒋公其谁[13]?

    孔壁檀架,列圣人今古之书;紫竹宝筒,盛老杜风雨之笔[14]。和风至兮,花香袭人;微雨来斯,燕斜纷纷。幽窗棋罢,池边听伯牙鼓琴;朱门半开,榻上有孔明高卧。煮梅酒以联对,问桃花而得诗;歌五柳而就菊,行曲径以通幽。杜康无消愁之功,东篱有怡然之用。孤馆春寒,鼎炉之茶烟犹绿;新芽初绽,枝头有融雪未消。秋听落叶,夏闻虫语。谈天说地,敬往圣而慕斯文;厚古薄今,品元学而责乱世。

    诗酒琴棋,淡泊疏慵;湖畔清谈,乐以忘忧。农家浊酒,陶令闲话桑麻;谢公木屐,诗仙不厌敬亭[15]。仙鹤去矣,岸沙爪印犹存,玉兔来兮,月影万古如斯。樊迟学稼,莫到此间;程门立雪,有缘得入[16]。

    郁郁龙岗,凄凄危亭。春去秋来,看荣枯之轮回;云开雾散,叹天地之无穷。山高路远,谁悲谪居之人?荆棘蛇虺,地欺他乡之客。八方周游,孔圣人列国不遇;洞穴遗爱,王文成南天课徒[17]。居夷处困,地本无心;悟道边陲,苍天有眼。身兼三不朽[18],光照万代人。燕泥蛛网,轩室何陋之有?据乱升平,亭阁不乏君子[19]。叔孙氏之制礼,儒与守成;燕昭王之筑台,招贤雪恨[20]。《论语》半部,赵丞相临朝如流[21];罢黜百家,汉武帝文统天下。孟母择邻,以有亚圣;三武辟佛,休言未可[22]。孔融非孝,以名教之日颓;贾谊过秦,因礼乐之俱废[23]。天泉证道,王门无心科举[24];公车上书,儒生有意经邦。

    朝云暮雨,峰翠霞红;画栋飞阁,绿波苍穹。嗟夫!江南千江水,王运已书汗青;云贵万重山,灵气咸归此地[25]。堂上金炉,不断千年圣火;牌前玉盏,常明万岁儒灯。

    呜呼!此情此境,斯文斯人,闻则鲜有不仰之慕之者,见则鲜有不好之乐之者也。

 

                 丁丑年秋于贵阳思贤山

 

----------------------------------------------------------

注:

[1] 《阳明精舍序》:即《阳明精舍诗序》。阳明精舍,位于贵州修文县城外原王阳明先生谪居讲学之龙岗书院附近,为大陆学者蒋庆先生治学守道,修心课徒之所。诗、序均为蒋之学生周北辰于公元一九九七年秋精舍首期工程竣工时所作。

[2] 蒋公:即蒋庆先生,贵州籍学者,当今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

[3] 龙岗柏:位于修文县阳明洞,王阳明先生亲手所植,现今仍在,亦称阳明柏。

[4] 龙场:位于贵州修文县境内。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先生被贬为龙场驿丞,居夷处困,忽悟圣人之道,确立阳明心学体系。史称“龙场悟道”。

[5] 不餐周粟:周灭殷,殷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6] 孔元二五四九:即公元一九九七年。

[7] “面山”句:阳明精舍面山临水,所面之山形似大鹏展翅。

[8] “紫云”二句:紫云阕,碧霞城均为传说中神仙居所。玄圃,古仙山。素女,古仙女。箫韶,《史记·夏本纪》:“《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9] 岳麓嵩阳: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前者位于长沙岳麓山,后者位于河南登封太室山,均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

[10] “鹅湖”二句:“鹅湖圣会”,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吕祖谦、朱熹、陆九渊等在江西铅山鹅湖寺举行的学术讨论会。白鹿洞,即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宋初四大书院之一。

[11] “握发”二句:《韩诗外传》载,周公秉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甫,惟恐失天下贤士。箪食瓢饮,《论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 “融贯”二句:张先生,今人张建建,贵州学者。永庆公,今人王永庆,士魂商才,身在商海,心归儒门。

[13] “谏迎”二句:谏迎佛骨,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欲迎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养,韩愈上《谏迎佛骨书》,宪宗怒,贬韩为潮州刺史,此举影响甚大。重塑圣像,蒋庆先生接缘筹资巨万,翻修龙岗书院并为王阳明先生塑青铜圣像,再开儒门。

[14] “孔壁”二句:西汉景帝末年,在孔氏墙壁中发现古文《尚书》及其他经典。老杜,杜甫,其诗曰:“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5] “谢公”句:李白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 “樊迟”二句:《论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宋史·杨时传》载,杨时拜程颐,程已睡,杨立一旁待程醒,门外积雪已厚愈一尺,杨师程,后为名儒。

[17] 王文成:王阳明先生,谥文成公。

[18]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之圣事,阳明先生品德、事功、学问均为第一等。

[19] “燕泥”二句:隋人薛道衡诗曰:“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龙岗书院有“何陋轩”,“君子亭”。

[20] “叔孙”二句:西汉初年,叔孙通谏高祖:“儒生难于进取,可与收成。”遂制汉初朝仪,恢复儒家礼制。战国后期,燕昭王筑黄金台,尊师礼贤,发愤图强,终于击败齐国。

[21] 赵丞相:宋丞相赵普,读《论语》,“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2] 三武辟佛:即佛教史上的“三武之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召令灭佛的法难。

[23] “孔融”二句:东汉末年,孔融对“孝道”提出非难疑问,实针对当时极端虚伪和形式化的名教礼法。贾谊作《过秦论》,认为秦之速亡在于不知攻守异术,取天下后不施礼乐,行仁政。

[24] “天泉”句:明嘉靖六年,阳明先生于天泉桥上与其弟子钱德洪,王畿就王门四句教进行的答辩。其弟子从师研习心学,放弃应试机会。

[25] “江南”二句:明朝刘伯温言:“江南千江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云贵赛江南。”迄今已五百年也,其言或可应乎?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