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成都日报》:全国首家私人书院 三百门人盘腿听经
来源:《成都日报》 (2005-3-23 22:32:07) 作者:蒲兰、陶志民

 

    昨日是周日,上午10点,邓女士将自己的车驶进高升桥南街锦阳阁小区,走进了位于1单元2楼的龙江书院……

  邓女士是某公司老总,但从去年3月开始,每到周日,不管有多忙,她都会放下生意到书院听先生冯学成讲课。她告诉记者,这个全国首家由私人开办的书院,已经成了许多企业老总、管理人员、都市白领等社会精英人士充电的新去处。


  

  先生引经据典 学生盘腿静听

  跟随邓女士,记者进门。转过几扇屏风,拉开以中国山水画为装饰的推拉木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讲堂出现在眼前。小讲堂不到20平方米,室内墙壁上,挂着名家字画。靠墙处分设两榻,一榻上坐一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人,他就是书院发起人冯学成先生。另一榻上,7名学生均盘膝对坐,静听先生授课,每人面前一茶一几。

  “《尚书·洪范》,‘貌、言、视、听、思’,可以此观人观己。如《月波洞中记》所说:‘君子贵人,皆言辞审正,声音安详,瞻视尊贵,举止沉稳,折旋俯仰……’”冯学成先生引经据典,说得逸兴飞扬,听课的学生们若有所思,目光熠熠。

  传统文化陶铸 无须缴纳费用

  冯学成先生20岁开始钻研中国古文化,先后师从著名文化传统学者贾题韬,易学专家、佛学大师、历史学家本光法师等,于儒释佛诸家学派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004年3月,冯学成先生私人出钱,在锦阳阁小区租下210平方米的套房,开办了龙江书院,正式开门授课。

  记者在龙江书院的画册上看到,该书院主要讲授“四书五经”,其目的是发扬国学,“参以古今中外经纬之要,以厚德蕴、广见识,让三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圣贤之道,陶铸当代社会精英。”

  冯学成先生告诉记者,书院授课方式比较自由,目前每周二、周四晚上分别安排两场“大课”,周日上午为有基础的学生开设一场“小课”。只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前来听课,无须缴纳费用。

  门下三百弟子 欲做“现代士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开办至今,这个深藏在闹市中的书院已经吸引了300余名学生,其中以企业老总、管理人员、都市白领等社会精⑷耸课鳎灿写邮律俣辆萄Чぷ鞯睦鲜η袄慈【K械秸饫锢吹难蓟匙乓桓龉餐哪康摹诠е行奚硌裕晌际兄械摹跋执咳恕薄?

  袁女士名下有一个会计事务所和一家大型公司。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学习的都是实用的知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很少。在朋友的带领下,她跟随冯老师学习,一学就入了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根源。”

  和袁女士不同的是,某餐饮公司老总谭先生一直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通过在书院的学习,让自己更加明事理、辨是非,在识人处事上做得更好,“这样,对自己的生意绝对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报记者蒲兰摄影陶志民)



新闻链接

书院:书院原为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宋以来,书院多为官府或学者讲学之所。宋元明清四朝,国之才器,多产于书院。四川人杰地灵,仅成都一地,曾有石室、墨池、潜溪、草堂、锦江、芙蓉、尊经等书院多处,为当时名胜。贤达英秀,多聚于此。

  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有多家书院,但大多是由政府兴办,且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龙江书院这种由私人所办、以成年人为授学对象的书院,在国内尚属首次出现。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