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世界汉语大会7月举行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四重点八举措
来源:中国网 (2005-6-15 20:21:00) 作者:闫昕霞

 中国网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联合制作:世界汉语大会官方网站

 加速推广汉语水平考试 2007年举办考试国家将达50个

 围绕"汉语桥"工程实施 对外汉语教学有四大重点

 对外汉语推广 每年投入2亿美元

 中国大陆与台湾就文字繁简体使用达成一致

汉语桥”工程进展顺利 开发20余系列200多套教材

 汉语水平考试考生每年增幅40% 今后将降低难度   

 世界汉语大会将于2005年7月20—22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史上的一次盛会,同时也是世界汉语教学界乃至中外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主办,中国教育部承办。

 6月15日上午,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章新胜详细介绍了本次世界汉语大会的筹备工作等有关情况。

 章新胜说,这次大会是中国政府首次召开的以汉语为主题的高层次国际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外国政要、教育部长、主管外语教学的政府官员以及大学校长、汉学家等共同探讨第二语言教育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探讨汉语教学的国际需求、发展趋势、政策、发展策略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大会的宗旨是宣传我国政府对外推广汉语教学的政策,就有关国际汉语教学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国外各方面意见并统一认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国内外合力,使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

 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约300人,其中国外代表200人,国内代表100人。截至目前,国外已有70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确认与会。其中,政要及部长级代表30余人,厅、州级代表40余人,大学校长及汉学家等130余人。

 大会由开幕式、分会讨论、闭幕式三段构成。7月20日下午3点,会议开幕式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届时,中国国家领导人将接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来自亚、非、欧、美等国的代表将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言。会议将以三个分会形式进行研讨。其中,第一分会的主题为多元文化交融与汉语需求;第二分会的主要议题为新时期汉语教学的运作机制;第三分会主要研讨国际第二语言教育发展的前景。

 7月22日,会议闭幕式将在北京饭店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将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部长周济为大会作总结发言。闭幕式上,还将举行海外孔子学院授牌仪式、第四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颁奖等活动。

 会议期间,还将安排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展、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国际大中学生暑期汉语班和夏令营活动、中华文明巡礼等系列活动。

 章新胜说,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这种需求已经从过去的汉学家在学术、教学领域里,走到了社会民间、走到了各国政府。世界上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对中国的汉语教学提出了形式多样、不同层面的需求。他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

 “5月25日,两名在美国国会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参议员利伯曼(JosephLiberman)和亚历山大(LamarAlexander)联合提出一项名为‘2005美中文化接触法案’的议案,要求美国联邦政府从2006年到2011年的五个财政年度内拨款13亿美元,全面促进美中在教育、学术、商业等方面的交流与接触,并在美国中小学加强中文教育。尽管这只是参议院的提案,在美国也肯定会引来不同的议论,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像这样的提案,在美国国会有史以来可以说是第一次”。

 “美国2003年底启动AP中文项目,就是在中学里修中文课目,在大学里认学分。据初步调查,现在美国已经有2500所中小学提出开设中文课程,要设立AP项目。以前,在美国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的只有200多所”。

 章新胜说,“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号召在全国的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程。目前,华校众多的东南亚地区已有汉语教师近2万名,但对汉语教师的需求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印尼教育部计划在2004—2007年在全国8039所中学逐步开设中文课程。韩国教育部长表示,到2007年将在韩国的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程。在韩国,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用人、升职的标准之一。韩国开设中文课程或专业的大学,从80年代的20多所,已经增加到今天的347所”。

 “在欧洲也是这样”,章新胜说,“中文已经成为德国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英国教育部支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法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学中法双语教育实验计划。在非洲,在南美,这种需求的增长都非常普遍”。

 “目前,面对国外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汉语的母语国,我们有义务、有责任采取更多积极措施,提供各种优质的语言文化教学资源,为世界各国汉语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章新胜强调指出,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对外推广汉语教学工作,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汉语桥工程》,该工程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加快建设孔子学院。采取与海外教育机构合作建设及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在国外建设孔子学院,尽快达到 100所的规模。海外孔子学院将成为以开展非学历汉语教学、培训当地汉语教师、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为主的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基地。

 2、大力发展多媒体音像教材——乘风汉语、长城汉语。根据中美教育备忘录,2003年起两国合作开展网络语言教学。中方研发的“乘风汉语”课件,将通过网络方式有效地为美国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提供帮助。该课件已在美国20个州近1.5万名学生中进行试用,受到广泛好评。同时开发的以突破传统汉语教学模式见长的网络教材“长城汉语”,为更多的汉语学习者提供多种个性化的汉语学习方案。

 3、积极支持AP(Advanced Placement)中文项目。AP中文项目是美国大学理事会为该国高中学校开发的一种供美国高中学生选修大学预科的课程,计划于2006年开课。目前该项目受到美国各州中学的普遍欢迎,现已有2500所学校要求加入此项目。国家汉办正在与美国大学理事会联合制定实施方案,以落实教材选用、教师培训等事宜。

 4、切实加强对外汉语师资建设。认真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到2007年使国内外获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的总人数达到1万人;派出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各类教师达到5千人;培训海外汉语教师达到1.2万人。

 5、加速推广汉语水平考试(HSK)。到2007年力争达到举办考试国家50个,参加考试人数超过20万人。

 6、扎实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建设。为促进和带动国内汉语教学,并对海外汉语教学发挥支持作用,重点建设国内若干所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院校和若干所边境、沿海地区的高校,以重点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发展。

 7、积极利用“汉语桥”基金、援助国外中文图书馆。利用“汉语桥”基金资助国外开展各种汉语教学活动500项;援助国外20—25个中文图书馆(室)及有关开展汉语教学的大中小学等图书资料预计80—100万册,向希望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的人士提供图书和信息资源。

 8、扩大“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影响。自2002年起,“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已连续举办3届,共有来自41个国家的186名选手来华参加了比赛。今年共有100名选手来华参赛。今后,还将继续扩大比赛知名度,使其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学习汉语和交流中国文化的亮丽舞台。

 章新胜最后介绍了2005年教育部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四个重点:1.尽快制定孔子学院建设标准,建立管理和评估机制。2.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今后五年海内外汉语教师培训规划,完善培训机制,研制规范的培训教材;派出志愿者达到1000人,公派赴国外任教汉语教师上百人。3.评估、遴选并大力推介国内外优秀汉语教材;按照“高起点”、“国际化”、“品牌化”的原则,制定今后五年教材开发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实现由纸质教材向网络、多媒体教材的转变。4、改革汉语水平考试,从海外考生需要、扩大服务对象出发,从起点上降低考试难度,同时开发“商务考试”等。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