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于11月25日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纪念林文庆的研讨会,不过,不能以一般的研讨会来看待它,这场名为“国学与西学:林文庆创办厦大国学研究院8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学术意义。
林文庆在1921年-1937年任厦大校长,校方曾经评价说,林文庆主持厦大校政的16年,也是厦大奠基创业的16年,初步实现了厦大“南方之强”的办学目标,为厦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着教育理想来到厦大的林文庆当时在厦大办了“国学院”,这是中国最早的四所国学院之一,国学院网罗了不少名流,包括鲁迅、林语堂、沈兼士等。
在厦大历史上,林文庆给人们留下的是模糊的背影。学者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林文庆和鲁迅的冲突,即当时拥儒的林文庆与反孔的鲁迅相遇,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给林文庆在厦大的历史地位蒙上阴影。昨日,来自海内外的学者赞扬了厦大拨开历史迷雾,实事求是对待林文庆的努力,有学者因此感慨道:在林文庆离开厦大近70年后,他的灵魂终于回到他所热爱的厦大。
学者们认为,在目前复兴国学的热潮中,林文庆崇尚儒学的思想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说,当时被认为是缺陷的,现在看来,则成了长处。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崇基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形容说,林文庆是个“之间人”,他的整个人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之间,他的思想,在基督教和儒学之间思索及探问。他说,林文庆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怎样为深刻而有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作良好而合适的准备,即我们要如何创造氛围,造就一批学贯东西的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