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近日由该会主办的“儒家传统修身理念与人格塑造—纪念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华孔子学会成立前后曾得到梁漱溟、冯友兰、张申府、周谷城、贺麟、陈岱
荪、季羡林等著名学者和人士的支持。学会首任会长为张岱年先生,现任会长为汤一介先生。20年来,学会致力于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研究及传播,多次举办了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一些高层次的学术著作和论集。现又推出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会刊物《中国儒学》(每年两辑),努力推动儒家学说的研究,并计划继续面向社会和大众介绍儒学,使儒学在现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孔子学会庆生日 儒学大师吁兴“儒教”
北京今晨飘落了冬天第一场雪,海内外专家学者百余人聚会在新落成的凤凰台饭店,为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生,气氛隆重而热烈。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先生、日本关西大学教授陶德民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张学智先生做了主题报告,就“儒家传统的修身理念和人格塑造”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在现代世俗化社会和生活中,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精神修炼,变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复兴儒教 有利社会和谐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致辞说:“中华孔子学会是由张岱年先生创立的,曾经在张岱年先生的领导下为弘扬孔子思想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大家都有着继承张先生的事业、弘扬孔子思想的愿望。”今天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儒家思想定会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中华孔子学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研究及传播,多次举办了较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并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一些高层次的学术著作和论集。设立“国学启蒙馆”,编选儒家经典读本,引导儿童和中小学生阅读经典,促进了儒家思想和价值的传播。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会上提出了《儒家的修身理念》。他说,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正是孔子儒家思想恢复名誉,走向全面复兴时期,以儒教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走向复兴之路。
汤恩佳博士说,今年海峡两岸孔庙同时祭孔,祭孔的真正用意,是培养中国人尊崇孔子的感情。中国社科院成立孔教研究中心,去年年底在广东从化召开了首届全国孔教研讨会,对孔教的过去和将来的伟大作用形成了共识。当今各种形式的读经活动方兴未艾,各种儒学研讨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摆脱了偏见,开始认真学习儒家文化。
汤恩佳博士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民的精神轴心。他说,中国有百分之九十的民众看不懂四书五经,很难全面分享儒家思想的精华。要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恢复以孔子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于治国方面的价值,已在中国、日本、韩国及海外华人世界得到了充分证明。
美日学者 妙语赞孔孟
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今日的发言最为引人注目,他能说一口流利汉语,以中英文互译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美国人的风趣和幽默,对比中西哲学,大赞孔孟的智慧和思辨。他的《行于五常:人之为人,抑或人之成人?》讲演,博得热烈的掌声和满堂的喝彩。他说:孔子创造性提问学生何为“仁”?子路、子贡和颜回均有回答,只有颜回的“自爱”答语孔子满意。他翘起大拇指笑言:“颜回得分百分之百,是个博士!”
日本关西大学教授陶德民在讲演中,为与会者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他说,原北大校长蔡元培,一九0八至一九一二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期间,有份一九一一年的学生注册记录,在宗教信仰栏里,蔡元培填写的是“儒教”。他展示了一九三六年清华大学汉学系负责人刘文典在日本大阪访问时的合影。他特别提到一件有趣的往事,一八五六年,美国派遣哈里斯为驻日本第一代总领事,哈里斯被幕府要求向孔子像顶礼膜拜。
本次会议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东方管理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香港孔教学院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