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上海图书馆新辟“儒家经典展示基地”将于14日开放
来源:中国上海 (2006年12月12日8:21) 作者:小慧辑

 

image

    上海文庙尊经阁已被确定为上海图书馆下属的“儒家经典展示基地”。位于上海文庙路的上海文庙藏书楼——尊经阁经过重新修缮,将于12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文庙亦称学宫,旧时为上海祭祀孔子、文人聚会和讲学之地,也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据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1855年(清咸丰五年),占地17亩的文庙在现址重建,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文庙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政府几度拨巨款重修,还拆除了防空洞,修复了放生池、儒学署,使它在建筑风格和布局上保留了古文庙的特色。
  
  尊经阁是中国文庙建制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它是贮太经、御制诸书及百家子史的藏书楼。上海文庙尊经阁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系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后毁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清军镇压小刀会起义的战火中。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拨款在尊经阁原址复建一座绿瓦翘檐城堡形中西结合式图书馆,并于1932年6月开放。这便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市立公共图书馆。“文革”期间,馆藏图书被毁,房屋改作他用。
  
  此次重新修缮的尊经阁,不仅使尊经阁在外貌上彰显其尊容,而且在内在功能上赋予其原有儒学藏书楼的美名。上海文庙管理处搜集、选购了儒学经典等古旧书籍228种,计15大类,共5700册。其中不乏古版善本珍品、特殊类目。如百纳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版《四部丛刊》,清版《皇清经解》,元刻本《朱子大会别集》,明仿宋刻本《尔雅翼》,明初版《孟子集注大会》和《论语集江》,明版《春秋集传大全》、《盐铁论》,清雍正内府本《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和《钦定诗经传说汇纂》,清乾隆时“毁书”吕留良等所编《四书朱子语类》等。另有日本珂罗版《至圣文宣王》、香港1898年版中英文对照《四书》以及部分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书等。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