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www.confucianism.org.my

緣起
多次國際會議裏,談及組織“儒學會”,得到不少學者鼓勵,特別是美國黃開祿博士教授幾次提供意見和催促,又得到孔德懋孔老、孔大姐令仁教授的支持 ; 國內則有賴觀福碩士、陳徽治博士等人全力協助。“孔學會”的計劃才從紙上談兵進入行動。九六年開始進行準備註冊的工作; 2002 年中,承拿督林金華局紳允諾尋求地段籌建夫子書院,孔學研究會便全面展開活動。
“孔學會”的原始念頭是要有間“夫子書院”。假“夫子書院”為弘揚儒學的根基地;有“夫子書院”為硬體設備,可以促使根基穩固深植。“孔學會”從口頭禪到聽聞“書院”地址聲息,這些都是“因緣和合”的好現象。故此,大家立刻積極投入籌備工作,同時展開文化活動;出版第一冊論文集、出版教育小冊子、辦儒學座談會,成立經典導讀促進委員會、邀請台灣王博士作全國“兒童讀經教育”巡迴演講…乃至主辦“國際儒學學術研討會”、“國際孔學大會”、“國際祭孔團”…等。
歷年來,與國內外百餘學者保持密切交往,促成了龐大學術指導顧問團,為孔學研究會指示明確的方向和工作步驟,還提供許多高素質論文。期望聚集國內外儒家學者的力量,弘揚孔子的學說,精專普及二者具備。
理念
海外華人皆具諸“家”思想以安身立命,儒家學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影響最為深刻,主導著中華民族的修身、齊家、治國文化。回顧歷史長河,誰也無法否定,儒家思想已經深植民間,而且扮演著“不是宗教”卻有宗教功能的角色。
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文化百花花圃中的一株艷麗奇葩,它不僅能與時俱進,還能與各種不同的文化融會貫通。二千多年里,它曾面對其他文化衝擊,展現出能融化、能發展的韌性。特別是以“仁”為中心的修身、齊家、乃至人“和”、與大自然關係的思想,正好可以彌補當下社會所欠缺的。
組織
孔學研究會是由理事會和五個部份數百位成員所組成。
學術諮詢顧問團 : 為孔研會指明正確的發展方向、理論建設。 |
監察委員會 : 是本會最強的支柱,監察督促方針正確執行。 |
經典導讀促進委員會 : ( 經促會 ) 發展和領導全國“經典教育”工作,包括“經典導讀”班、“兒童讀經”班、“經典導讀促進會”。 |
夫子書院 : 包括孔子紀念堂、孔學堂、文化館。 |
青年團 ( 孔研青 ) : 培養接班之人,為青年建設“文、商、政”的平台。 |
展望
儒家思想的人格與道德精神,在物質文明發達、生活環境卻日趨惡劣、人際關係緊張的今時,其存在價值更顯得普遍適用。科學倡明、宗教興盛、各種學說並舉的時代,我們期望儒學在其中扮演著“融、合、中、和”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