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儒研究室 >> 正文
柳河东副会长撰文并出席纪念“和圣”2725周年活动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会 (2007年1月12日10:33) 作者:小慧辑

 

元月6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日)是中古代四大圣人之一和圣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日。来山西、山东、北京、湖南、台北等地的柳氏宗亲及专家学者,在目前世界唯一幸存的“和圣祠”所在地河南焦作恩村举行了隆重的祭典活动和“和圣文化”学术研讨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柳河东代表我会及河东柳氏宗亲出席了次纪念活动。

 

柳下惠一生的动人事迹很多,最主要的精神思想是突出一个字。他上君,下和民,以和为贵:他主张家庭和,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如公元前634年齐攻鲁,他遣使于齐,劝齐退兵,使老百姓免去一场灾难;他评议臧文仲祭祀海鸟爰居,不注重人事,非为政之宜;他具有正人君子之风,坐怀不乱之德。柳下惠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他怕她受冻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等。

 

此次中华和圣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民间公祭活动,以弘扬和圣文化,承继圣祖遗风,为使今人更加全面的了解柳下惠的道德文章,将柳下惠的和平思想、亲民作风、务实精神和道德情操古为今用,以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

“和圣”精神  于今更灿

“惠风”吹来  天下和美

——在先祖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日所感

(柳河东于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

今天,再提“和圣人”、柳氏先祖,大多数的人不知;但要说起坐怀不乱的主人公,则不知者不多,且知者又多从典故的歪曲搞笑中而知。文化中断时间太长、毁坏程度太大了;而曲解、歪曲、搞笑中华美德典故风气之盛,则又现文化衰败、道德沦丧之严峻现实。实有追思自己先祖及宣讲其精神的必要。

二千七百二十五年前的今天,西元前720年(农历)1118日,柳氏宗族的第一人、“和”文化的鼻祖、儒家思想先驱柳下惠诞生于礼仪之邦鲁国的一个大夫之家。他从小经受良好的家教,才学过人,德行尤高;做管刑狱的小官(士师),执法严明,为民做主,刚正不阿,多次被罢免;热爱父母之邦,三次丢官,不怨恨,不离去;智勇保国,不费一兵退却齐国的侵略;至于坐怀不乱的美典,更是令千秋万代称颂、效仿;退居柳下授徒设教,传承文化;与邻里相处无争,深受乡人爱戴;以德立族,开创了一个绵延二千多年而人杰辈出的柳氏大家族……“仁者寿”,和者寿,据说他活了一百岁,直至西元前621年才去逝。

孔子赞扬他“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伦”,“柳下惠之贤”。孟子称赞他“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柳下惠,圣之和也”(即后世尊其为“和圣”的由来)。荀子在《大略》中以美德故事对其高洁品行大加称颂。历代贤能杰人对他的褒赞更是不胜枚举。

从柳下惠一生的不凡经历、开创一个大姓氏的壮举、历代大儒圣贤对其的称颂及后世百姓对他高洁人格的推崇思索中,人们不难体悟到一种伟大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和圣”精神是什么?时至今日,我们已不可能仅仅限于从柳下惠单个人身上去挖掘,经过两千多年来传承、发展,就像关公精神一样,“和圣”精神已汇聚熔铸了亿兆华夏儿女对美好道德情操典范的无限追思和探求智慧。爱国以曲已(义)的精神,爱人以克已(仁)的精神,处污而不染(礼)的精神,敬事而不怨(信)的精神,传教而至终(智)的精神——其伟大精神或可以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五字精简概括。

今天,国家经济向前发展已不成大问题,巨大的社会转型中,道德水准严重下降却成了要命的大问题,而且由此导致的全民不诚信又反过来严酷地吞食经济发展成果,人们道德操守的普遍丢失又使人人自危,幸福指数大大下降。重视精神文明,进行道德重建,迫在眉睫;重视政治文明,进行文化重建,势在必行。

党和国家英明决定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建设和谐文化,“和圣”精神对这一重大执政理念的提出、完善与落实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型政治文明、实现国家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和谐世界,“和圣”精神、“和圣”思想、“和圣”文化也必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和谐构建、和平统一、和平崛起、和谐世界既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也将是时代的主题,而“和”的文化、“和”的思想、“和”的言行、“和”的精神亦将成为时代的强音。

“和圣”精神,不仅深深影响和塑造了古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在今日中国、今日世界,“和圣”精神亦将熠熠生辉、更加灿烂、大放异彩。

当惠风遍行,人人都向仁、义、礼、智、信靠近时,社会上不“和”的音符自然就少了。当惠风遍行,人们的道德操守普遍提高时,我们这个物质渐趋富足的国家、世界将是多么的和谐美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国家倡明矣,天下和美矣。在商潮滚滚、欲望横生、人心轻浮的当今,实有大力宣传几被遗忘的2725年前这位伟大的道德文化圣人及其伟大精神的必要。

 

 

和圣赞

先贤柳下惠,

后世世所师。

万古高风直,

千年垂青史。

坐怀不乱处,

片言退敌时。

孔圣屡称贤,

不愧为士师。

孟子尊为圣,

闻风化尘世。

和风今又起,

公祭在圣祠。

 

祭和圣文

  维丙戌年仲冬,庚子之日,日月重逢;西元2007年元月6日,万物更新。惠风

和畅,群贤毕至,聚于恩州古驿之和圣祠,公祭柳氏始祖、中华和圣柳下惠。

   曰:    

  太行巍巍,大河泱泱。鲁国展获,天降其聪。
   
  周公后裔,父为司空。食邑柳下,惠谥英名。
   
  治邦以礼,修身以诚。昔为士师,执法以平。
   
  三下三上,不易其忠。公忠体国,孔圣屡称!
   
  三公不易其介兮操守清正;

  片言可以退敌兮大智大勇。
   
  忧民救乱,惠及苍生。亚圣孟子,尊为和圣!
   
  冰清而玉洁兮坐怀不乱,

  白璧之无瑕兮天下服膺。
   
  世伦仰止,万古流风。盛世龙腾,民族复兴。
   
  和谐社会,文化先行。海峡统一,和平共襄。
   
  世界大同,和衷共望!缅怀和圣,伏惟尚飨!

  维丙戌年仲冬,庚子之日,日月重逢;西元2007年元月6日,万物更新。惠风

和畅,群贤毕至,聚于恩州古驿之和圣祠,公祭柳氏始祖、中华和圣柳下惠。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