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代儒学》 >> 正文
山西国学大讲堂第十九讲 《孔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三)》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会 (2007年1月8日11:25) 作者:小慧辑

 

今天的讲座由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的任建怡主持。主讲人为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王相军先生。主讲题目为《孔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三)》。老师继20061216在国学大讲堂第十八场做了《孔子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二)》的演讲之后,今天做了《孔子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三)》的演讲。

 

    今天主讲的主要内容为孔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向各企业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与建议:

1、          加强修养,做好表率

2、          教育员工,崇德遵纪

3、          观察与考察干部,怎样识人

4、          慎重交友

5、          领导下属与员工

6、          企业领导应对三种事情保持尊重(畏天命、大人、圣人之言)

7、          应当带给员工福利

8、          应当抓好三件事(足食、足兵、足信)

9、          明白建立企业制度的目的

 

老师这次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引经据典的讲述孔子的思想,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相信王老师的讲座必会引起我们对孔子思想的反思。

 

附:主讲内容《孔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三)》

1)加强修养,做好表率--身教胜于言教(意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篇第十二·第十九章》)

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fen,覆败)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礼记 大学》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以命,而从其所以行。上好此物也,下必有甚焉者矣。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民之表也。(郭店楚简《缁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第十三 第六章》)

    1)加强修养,做好表率--身教胜于言教(诚敬在心)

       《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礼记 大学》

           典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礼记 曲礼上第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主在举行礼仪的时候),心中无时不谨持十分恭敬,形态象思虑问题一样庄重,语气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那样从容安定这样就可以你的人民(下属)得到安泰。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 曲礼上第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心中的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娱乐不可过分。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八佾》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 子必诚其意。--《礼记 大学》

    1)加强修养,做好表率--身教胜于言教(待人之道)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 第二十四章 》)

       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事,就要换位思考,不要强加在别人头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近似于虐待狂性质,总是见不得别人轻松一会,舒服一点,就要想方设法折腾一下,自己才感到舒服。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礼记 大学》

       作为领导,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要想服众,就必须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例如迟到早退,例如办公环境整洁,例如从不误事等等;要求别人改掉的毛病,自己身上就没有这种毛病,或者自己已经彻底改掉了。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礼记 曲礼上第一》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这里讲恰当的度。贤德的人对亲近的人能保持应有的尊敬,对钦佩的人能做到敬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是由于玩笑开得过火,最终导致反目成仇,就是缺乏一个字。尊重别人也就尊重了你自己。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对喜爱的人能了解他的缺点,对憎恶的人能客观地认识他的优点。这是人格修养在公正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能不能服众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喜欢的人知道他的缺点,共事时就可以尽量避免印缺点而带来失误,就可以不断地帮他进一步改掉毛病,就可以避免揭伤隐痛而影响关系;对憎恶的人能客观地认识他的优点,就可能因欣赏优点而改变看法,最终改善关系,就可能利用他的优点来辅助你的事业,就可能在处理问题时考虑到是否能服众。

       积而能散 积聚的财富能散发赈济。不要学守财奴,企业赚钱了就应该提高职工的公子福利待遇;个人的财富不要太多的现眼,要经常赈济需要帮助的人,留给儿孙的只要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即可,关键是让儿孙懂得用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而不要将孩子娇惯成纨绔子弟。巨大的贫富反差必然引发社会矛盾。要知道世人的心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有许多富家子弟经常遭到绑架,对下一代的心灵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这也是中央政府在当前致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所在。

       安安而能迁 当安居逸乐能迁于为善。不要过分放纵逸乐,骄奢淫逸就是一步步形成的,一定要限定在一个能控制的度之内,并在安闲之时能将自己的行为朝着良好的道德标准规范。

   临财毋苟得 面对(不义)财物,不生苟取之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贪占之心也是由小到大一步步膨胀起来的。和绅不是一天就便成大贪官的。守住本性关键在第一步功夫。

       临难毋苟免 面临危难,能承担起自已应负的责任,该赴难时绝不苟且逃避。在现实生活中,突发的一个事故、一个责任面前,往往上级推下级,或同事之间相互推诿,造成原来的亲密关系一朝瓦解。这其实是人格修养方面必须注意的事情,失信于下级或同事,就失去了基础。另外,在某些方面,就必须你赴难,作出牺牲,坚持也是死,后退也是死,干吗不坚持到底,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发生韩馥渠弃城逃跑的事件,说不定是与张自忠、佟麟阁一样的民族英雄。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

       很毋求胜 对于非原则的忿争,不求压服对方。每个人都爱在争执中压倒对方,占上风的心里人人都有,但常有理是人们在共事时不乐于相处的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方面汾阳王郭子仪做得最好。

       分毋求多 共同分配财物时,不求多贪多占。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在与同事相处之中,往往有与大家一起分配财物的情形,如果每次都斤斤计较,要求不吃一点亏,同事朋友就会渐渐远离,最终落成孤家寡人,所谓占小便宜吃大亏。

       疑事毋质 对有怀疑的事,不随便做出结论。不肯定时就下结论,这是很轻率的行为。特别牵掣到对人做出评价或处理时,搞明白时就悔之晚矣。

       直而勿有 正确的见解,也不自夸只有自己懂得。有的人经常向人夸耀自己的过五关斩六将,只字不提自己还曾经败走麦城 。时间一长,就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讨厌。

   1)加强修养,做好表率--身教胜于言教(为德之效)

为政以德,譬似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为政》)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ti,敬爱哥哥),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也-《孔子家语》 

   2)教育员工,崇德遵纪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第八·第九章》)

   这历来是一句有争议的话,由于不同的断句,演绎出截然不同的意义。到底是愚民,还是民主,还是教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解释是不正确的,因为在2500年前的中华大地,长期的奴隶制,没有任何民主的思潮,这毕竟是东方文化,于同时代西方的古希腊文化是不一样的,平民是没有选举权力的。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第八·第九章》)

  孔子一生就是为恢复周礼,倡行教化的而奔走呼号,他收徒三千,有教无类,使普通平民都能受到教育,难道是为了愚民吗?他称赞: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所有这些都验证了孔子对教化民众重视,愚民的解释不符合孔子一贯的思想。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周礼》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        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第二十 第二章》)

   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bi,牢狱,这里是狱卒)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nang,从前)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an,古代乡亭的牢狱,引申为狱讼之事)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害良为贼-荀子修身;杀人不忌为贼-左传宣公二年;刑杀不正谓之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 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pi,通,辅助,从旁协助),俾(bi,使,把)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踰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在企业经常要求下属:三省吾身:1今天的事办完了没有,2今天工作有那些收获和教训;3采用哪些方式会做的更快更好。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shan,诽谤)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zhi 阻塞,不同情理)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jiao,窃取,抄袭)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jie,攻击短处,揭发隐私)以为直者。--(《论语 阳货第十七 第二十四章》)

3)观察和考察干部-怎样识人

   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为政》)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看看一个人他所处的朋友,是善良之辈,还是邪恶之徒;注意他为达到一定目的采取什么手段,是正当的还是卑鄙的;在观察他经常将心安在什么地方,是唯利是图,斤斤计较,还是眼光长远,不计得失。人怎么能隐匿自己的真相呢?人怎么能隐匿自己的真相呢?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

   西门豹为邺令,清克洁悫,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豹白曰: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锧(zhi)之罪。文侯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而君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臣不能治矣。遂纳玺而去。文侯不受。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遂不受。-《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4)慎重交友(好汉三帮)-怎样才算交到最好的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

   5)领导者管理下属和员工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管制好自己的家人),二曰报功(报答有功的人),三曰举贤(选拔有德行的人),四曰使能(任用有才能的人),五曰存爱(保护有仁爱之心的人)。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满意),无不赡者(富足) 。五者一物纰缪(pi miu,差错), 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礼记 大传》

   6)企业领导应对三种事情保持尊重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

   7)企业领导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应给员工带来利益。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弟子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问:一个国家有了众多人口后,下一步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让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等到人们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教育他们

   8)企业领导应抓好三件事

   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 颜渊第十二 》)

   足食--企业的领动资金,特别是现金流。

   足兵--能开拓市场的销售队伍。

   民信--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能忠诚地追随企业,将自己的归宿寄托于企业。

   9)在制度面前,没有例外。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八佾第三 》)

   分支机构在制定制度的时候,涉及到本身的待遇,应当考虑在公司总部与自己同级别的干部的待遇基本一致,不可享受上一级领导的待遇。

   10)明白建立制度的目的

   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颛五刑必即天伦.即就也就天伦谓合天意行刑罚则轻无赦,行刑罚之官虽轻犹不得作威作福刑侀(侀 xíng 原为已定型之物,引申为成事不可改变的意思 )也,侀成也,壹成而不可更,故君子尽心焉.--(《孔子家语 刑政第三十一》)

   11)领导人应三惧

   《韩诗外传》七 孔子曰:明王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志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