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热办“国学班”携学子“文化寻根”
来源:中国龙都网 (2007年11月13日9:44) 作者:小薛辑

 

    本报讯“我一生热爱古典文学,现在好多人连古文字都看不懂,成了没有文化根基的一代人,我就算已80高龄,也将竭尽所能,再为社会做一点贡献”。11月8日,84岁的郸城县城关镇一中离休教师董振武虽一说话就气喘吁吁,但他热爱古典文学的坚毅,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恒心溢于言表。

  董振武1948年3月参加工作,献身教育事业30年后离休,之后被郸城县又铭中学聘请继续从教。董振武多年来坚持研究古典文学,他撰写的《先轸唾君》《霸王别姬在何处》《尽心图治造福于民》等文章被全国多家报刊和杂志选登。

  2002年,董振武从《老人春秋》杂志中读到有著名教育专家建议:“对古诗文有兴趣的家长,不防暇时选些短章,以课儿孙,不仅陶冶情操,修身齐家,于家庭于社会裨益良多……”他很受启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董振武顿时热情迸发,办“国学班”的想法油然而生。经精心备课,2003年他办起了免费的“郸城县古典文学讲学班”,首期学员多是县城中小学语文教师及社会上热爱古诗文的群众等。以前,许多语文教师向学生讲授《岳阳楼记》里“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字时,都解释为“衔接”,其实正确的解释是“水中映射远山”。因董振武在授课时,更正了类似的许多语文教学上的失误,在郸城教学界影响巨大。很快,报名参加“国学班”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眼下,84岁高龄的董振武把目光又投向了传世很久的古代散文选集《古文观止》,且已备好了讲义。当有人担心董振武年迈气衰,能否坚持讲完一堂课时,老人坚定地说:“哪怕这是最后一期古典文学班,我也要把它讲完,让更多的人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