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大会现场 摄影:兰箐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参观孔子美术馆 摄影:鲁坤
刚刚结束的第24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已经落下帷幕,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晚会和祭孔大典并致辞。大约3000人参加了今年的祭孔大典。与往年不同的是,祭孔之前,先举行了中华文化圣火点燃仪式,这是为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继承传统和开启新篇的坚强决心。中华文化圣火台的上部是一个玉琮的形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玉制礼器,下部是巨大的树根形状,代表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有一名孔子后裔少年在护火方队的护卫下点燃了圣火,整个仪式神圣庄严,凝聚人心。
世界儒学大会发起国际会议,即世界儒学大会筹备会议的召开,无疑是本届孔子文化节期间的一大亮点。此次会议由文化部、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济宁市人民政府、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55家儒学研究机构、97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会上指出:世界儒学大会发起国际会议的召开,让世界上多了一个让专家学者充分表现思想的舞台,多了一个充分发表不同见解的文化讲台,多了一个不同思想、不同观念相互沟通的学术平台,这是与会的所有嘉宾、专家、学者共同创造的人类文化在新世纪的精神空间。山东省副省长黄胜在讲话中指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学,饱含着浓厚的生命关爱和济世情怀,蕴含着深邃的和谐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准则不仅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明发展,也辐射到世界各国,对于全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贡献了正向的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发言中提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动和变革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同文明之间既相互交融又相互激荡。在这样的形势下,以仁爱、和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思想,不仅符合现代中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更符合世界人民和平共存的永恒理想。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韩国国学振兴院院长沈宇永,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赓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分别在会上发表了演讲。
会上商讨制定了《世界儒学大会章程》,并发表《世界儒学大会发起宣言》。决定从2008年开始,每年在孔子文化节期间召开世界儒学大会。与会各方表示,发起世界儒学大会旨在促进世界儒学研究的发展,推动儒学与世界各种文化理念、学术思想的对话与交融,更好地发挥儒学思想在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2008年开始,将定期在每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期间召开世界儒学大会,探讨发挥儒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交流儒学研究的新成果,以服务社会,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
在孔子文化节期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山东省文化厅厅长杜昌文、中国文化报总编卜键都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在孔子美术馆举办的“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祭孔交流展”。周和平对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祭孔交流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通过这次书画展,将不断加深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