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典教育 >> 经典导读 >> 正文
《论语》全译(三)
来源:网摘 (2007年12月28日16:9) 作者:小贾辑

 

泰伯篇第八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原文】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原文】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8·8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原文】 
8·10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评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原文】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译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评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原文】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原文】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原文】 
8·15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原文】 
8·16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评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原文】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文】 
8·18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评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原文】 
8·19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评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原文】 
8·20 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原文】 
8·21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评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子罕篇第九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原文】 
9·1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释】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原文】 
9·2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原文】 
9·3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4),礼也;今拜乎上,泰(5)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评析】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原文】 
9·4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释】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原文】 
9·5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原文】 
9·6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1)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 
(2)纵:让,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贱的事情。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评析】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但孔子这里否认了这一点。他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这表明,当时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原文】 
9·7 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 

【注释】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原文】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原文】 
9·9 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注释】 
(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译文】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评析】 
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从这几句话来看,孔子到了晚年,他头脑中的宗教迷信思想比以前更为严重。 

【原文】 
9·10 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必趋(5)。 

【注释】 
(1)齐衰:音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评析】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原文】 
9·11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原文】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间: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评析】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原文】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1)韫匵:音yùn dù,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贾:识货的商人。 
(3)沽:卖出去。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评析】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2)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评析】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原文】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注释】 
(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原文】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原文】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原文】 
9·22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 
(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原文】 
9·24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原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注释】 
(1)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原文】 
9·26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评析】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原文】 
9·27 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原文】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注释】 
(1)适道:适,往。这里是志于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坚持道而不变。 
(3)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原文】 
9·31 “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1)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 
(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乡党篇第十 

【本篇引语】 
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例如孔子在面见国君时、面见大夫时的态度;他出入于公门和出使别国时的表现,都显示出正直、仁德的品格。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原文】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注释】 
(1)恂恂:音xù,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译文】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原文】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4)如也。 

【注释】 
(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ú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原文】 
10·3 君召使摈(1),色勃如也(2);足躩(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4)如也。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1)摈:音bì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 
(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 
(3)足躩:躩,音jué,脚步快的样子。 
(4)襜:音chān,整齐之貌。 
(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原文】 
10·4 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4),逞(5)颜色,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音yù,门槛,脚踩门坎。 
(3)摄齐:齐,音zī,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原文】 
10·5 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2),足蹜蹜(3),如有循(4)。享礼(5),有容色。私觌(6),愉愉如也。 

【注释】 
(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 
(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3)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 
(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 
>>>(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6)觌:音dí,会见。 

【译文】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评析】 
以上这五章,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原文】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11),必杀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吉月(15),必</Bzly_01/BZ>服而朝。 

【注释】 
(1)不以绀緅饰:绀,音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音zō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单衣。絺,音chī,细葛布。绤,音xì,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译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原文】10·7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原文】 
10·8 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饐(2)而餲(3),鱼馁(4)而肉败(5),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6),不食。不时(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9)。唯酒无量,不及乱(10)。沽酒市脯(11),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1)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2)饐:音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3)餲:音ài,变味了。 
(4)馁:音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5)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6)饪:烹调制作饭菜。 
(7)不时:应时,时鲜。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气:同“饩”,音xì,即粮食。 
(10)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11)脯:音fǔ,熟肉干。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原文】 
10·9 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 
(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译文】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评析】 
以上4章里,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而且表现在衣着方面。他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规定。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吃了,就有害于健康。 

【原文】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10·11 虽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齐(3)如也。 

【注释】 
(1)菜羹:用菜做成的汤。 
(2)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3)齐:同斋。 

【译文】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原文】 
10·12 席(1)不正,不坐。 

【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译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 
10·13 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译文】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原文】 
10·14 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注释】 
(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译文】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 
10·15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评析】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原文】 
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原文】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 
10·18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 
(1)腥:牛肉。 
(2)荐:供奉。 

【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评析】 
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原文】 
10·19 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评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 

【原文】 
10·20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原文】 
10·21 入太庙,每事问(1)。 

【注释】 
(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原文】 
10·22 朋友(1)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 

【注释】 
(1)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2)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 

【译文】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原文】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原文】 
10·24 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原文】 
10·25 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1)齐衰:zī cuī,指丧服。 
(2)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è,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原文】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注释】 
(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译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原文】 
10·27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 

【注释】 
(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这是“得其时”,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