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揭阳学宫(文庙)修缮工程及揭阳学宫广场工程隆重开工
来源:揭阳网 (2007年12月30日8:40) 作者:林丽静

 

 

    昨天上午,在一派令人振奋的鼓乐声中,揭阳学宫修缮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榕城区旧城保护开发的破题之笔——揭阳学宫广场建设项目也宣布开工。市领导欧汉波、杜安义、陈石波、王德坤、许佩君、叶少明、黄耿城,市政府党组成员赵锡浩,市直及中央、省驻揭正处级以上单位负责同志,有关县(区)领导等参加了开工仪式。


  揭阳学宫也称孔庙、文庙、夫子庙,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距今已有867年的历史。现存总面积20020平方米,目前在全国仅小于山东曲阜孔庙而居于第二位,在华南地区则可称冠。作为封建社会揭阳的唯一官学,学宫肩负着培育科举人才的重任。揭阳学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针对学宫整体呈现的破旧状态,我市各界人士、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呼吁重修学宫,本届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做出了全面修缮、恢复学宫的决定。据了解,修缮方案邀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以光绪二年重修的格局为蓝本而编制,将充分体现修旧如故,保存历史风貌。
  在当天的学宫修缮工程开工仪式上,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德坤致辞,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工程的开工表示祝贺,他指出,学宫的修缮,对于绵延揭阳“文脉”,传承儒学精华,弘扬尊师重教精神,加快文化大市建设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有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要求,高效优质完成修缮任务。
  市政协主席欧汉波宣布揭阳学宫修缮工程开工,市委副书记杜安义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石波为揭阳学宫修缮纪念碑揭幕。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也在仪式上讲话,对工程的开工表示祝贺。


  随后,揭阳学宫广场建设签约仪式暨开工典礼也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气氛中举行。榕城区与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主席黄世再进行签约,拉开揭阳学宫广场工程建设帷幕。
  建设揭阳学宫广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改造优化榕城区”战略的重大决策。揭阳学宫广场建设项目于今年11月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定批准,并成功引进大中华国际集团参与合作建设。项目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辖区内,计划总占地面积约123亩,总投资3.3亿元(含拆迁补偿),规划围绕学宫、城隍庙、双峰寺三个历史名胜古迹,建设儒家、道家、佛家三个主题广场。学宫广场力求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历史人文内涵、彰显文化名城特色,建成与古城风貌相协调,与古城水系相结合,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生态教育、文化传播、文物保护等功能的和谐城市客厅。广场首期建设占地面积52.22亩,包含儒家和道家二个广场,预计总投资1.3亿元(含拆迁补偿款),计划2008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广场由揭阳市建筑设计院和中国市政中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规划设计。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佩君在揭阳学宫广场开工典礼上讲话。她说,揭阳是潮汕文化的发祥地,榕城是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护好、利用好、改造好历史文化名城,确保古城风貌和传统建筑风格的保护和延续,是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和共同愿望,也是各级领导的责任所在。此次榕城区与大中华合作建设揭阳学宫广场,必将对进一步增强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旧城保护开发,推动城市建设新突破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意义。许佩君希望榕城区与大中华国际集团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建设好揭阳学宫广场,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粤东明珠城市做出贡献。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