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 >> 儒门动态 >> 正文
台湾祭孔活动访谈
来源: (2007年12月31日12:39) 作者:小慧辑

 

  

    记者:李梦

  嘉 宾:济宁市委副书记、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副主任 赵树国

儒家文化,传承海峡两岸千年文脉

  记者:“祭孔”活动需要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做基础。今年将“祭孔”活动聚焦于海峡两岸,有多大的基础支撑力?
  赵树国:毫无疑问,中国是孔子思想的发源地,是儒家文化的兴盛地。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对台湾的影响同样重大且深远,自古至今,连绵不绝,源远流长。最初的传入时间还需进一步考证。仅就历史记载为据:1666年,福建同安人陈永华在台南创建孔庙,后又兴建书院,被誉为“全台首学”,开启了台湾儒学的先声。自此,孔子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社会。
  儒学是两岸共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之一。从1666年台湾建立第一座孔庙起,民族传统文化大规模移至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陆名儒宿望带去中原文化,在台传播儒家思想。清朝统一台湾后,在台设立儒学,各类学校祭孔孟、尊理学、灌输儒家思想,影响民众,确立儒学在台地位。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在台疯狂摧残中华文化,企图以强行改变台湾人民的信仰和风俗习惯来推行“皇民化”,但台湾人民不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顽强地保持孔教以维护中华文化。后来,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结束,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价值在台湾岛内又有了新的传承和发掘。
  主持人:孔子思想和儒学在台湾当代民众的思想文化中影响怎样?
  赵树国: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台湾地区出现了新儒学派,他们曾在大陆生活和学习过,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力与素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病态有深刻的了解,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探究疗治社会病的药方。他们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广建学院,收授门徒,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宗旨。
  台湾新儒学更多地关注儒学与文化、教育和经济现代化的关系,主张在现代化过程中更多地吸收和继承传统儒学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新伦理的基础上达到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以保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新儒学是台湾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张不能对传统儒学抱残守缺,要随时代发展而损益,尽管他们有过分强调文化作用的倾向,甚至低估儒学文化对中国历史的负面影响,但主要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深恶痛绝。他们意识到,中国现代化的出路惟有发挥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之长,才能有出路,这种思潮影响至今。

  记者:学术和思想层面之外,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在台湾的社会现实中有怎样的影响?
  赵树国:在今天的台湾社会生活中,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各大图书馆以及一些大学内都藏有大量儒家古籍,对研究儒家思想很有价值。在台湾的十几所大学里,哲学系、历史系、文学系的授课过程中,都有研究孔子的课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不但要求大学生诵读,有的还被列为小学的启蒙读物。一些学生们考试之前,到孔庙向孔子祈祷,希望孔子在天之灵保佑自己文思泉涌,出人头地。
  另外,台湾很多城市的地名都采用儒家的字词,以此不忘儒家的基本精神。如台北市一条最繁华的街道叫忠孝路,高雄市的10条主要马路都以儒家的成语命名。
  孔子思想在台湾民间影响广泛而深远。台湾民众一直保持着儒家主张的家庭道德价值观,人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子女对父母孝敬,亲人之间相处和睦。每年的清明节期间,许多台湾人纷纷来大陆祭祖扫墓,怀着对父母之邦的热恋之情,捧去一捧土,带去一束花,表达亲人的思念之情,他们还嘱咐自己的子孙,要热爱祖国,落叶归根……这些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慎终追远的孝悌之道。
  在台湾,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学术团体至少有十几个,孔孟学会、孔子学会、世界孔子学会等,这些团体每年秋天都有些要组团到曲阜祭孔,表达对孔子的虔诚膜拜之情。回台湾后,他们以各种形式向大家讲述见闻盛况,一次次加深大家对大陆和孔子在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所以,我们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发展,而且与台湾文化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两岸历史文化的根基。
  有史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具有自强不息精神、民族认同心理、恋土归根意识、企求统一愿望,与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紧密联系。从今天的时代角度审视,要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整合两岸文化以构建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文化基础,必须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共识和凝聚力。
  海峡两岸人民对孔子的敬重印证了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民族精神,共同的文化基因。
  基于上述认识,在今年的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我们策划了“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系列活动,并把“两岸同祭孔”作为其中的重要活动之一。


 

“两岸同祭孔”,开启文化经济合作大空间

 

  记者:在今天的台湾社会中,人们如何看待“祭孔”活动?
  赵树国: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去年,我们曾到台湾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台湾有40多座孔庙,绝大部分有祭孔传统。从2002年9月开始,在孔子诞辰2552周年纪念日,台湾各地在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场面庄严肃穆,仪式依古礼进行。从此,祭孔成为台湾人民生活中每年一度的重大事件。
  台南孔庙创建于1666年,已有300多年历史,庙的正门书写着“全台首学”,说明它在台湾是最早的一座孔庙。台北孔庙采用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色彩缤纷的瓷砖耀眼夺目,是仿泉州孔庙建成的“正统南中国式孔庙”。孔庙以大成殿为主,站在大成殿外,可看到中间的屋顶上有一对圆筒,叫作“藏经筒”。用以表达对当时读书人爱书精神的敬佩。同时,在前方屋顶上,有枭鸟的雕饰,代表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
  每年的9月28日清晨(孔子诞辰纪念日),人们汇聚在台北孔庙内,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并在大成殿外的月台上,由学生表演八佾舞,来表达对孔子的崇敬。祭典过后,会有许多人为子女或自己拔智能毛(牛毛),象征祈求子孙增长智能求学过程顺利。

    记者:今年将要举行的两岸祭孔活动中,台湾和大陆将如何“同祭”?
  赵树国:我们济宁市对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台办和省台办给予积极指导与支持。
  围绕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我们重点安排了五项重要活动:
  一是9月23日晚,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盛典。
  二是9月26日晚,举办200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大型活动开幕式和大型文艺晚会。
  三是9月28日上午,举办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祭孔大典。曲阜孔庙与台湾台北孔庙分别成为两大主祭现场,中国国民党高层将组团到曲阜孔庙祭孔,台北孔庙由中国国民党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领祭,形成两岸中华儿女同祭孔子的盛况。这项活动以孔子文化为纽带,体现了两岸“同宗同根、同一文脉”的民族情怀,彰显和平统一的国家战略。对此,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都形成了重大报道计划,目前已进入现场直播最后筹备阶段,同时,众多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竞相报道其盛况。
  四是济宁有关孔子研究单位将赴台湾举办“大哉孔子”展览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五是9月25日,举办第三次海外孔孟颜曾圣裔恳亲联谊活动。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