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江西丰城文化建设投入3.3亿 丰城孔庙、龙光书院修复为首务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2月31日12:58) 作者:小慧辑

 

    江西省丰城市落实十七大文化发展的要求,投入约3.3亿元加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此举不仅弘扬了丰城悠远文化,提升了地方文化软实力,而且成功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撬动催生了约60亿元的工业投入,促进了丰城精品陶瓷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丰城有着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源远流长的剑文化、奔流不息的水文化和驰名中外的陶瓷文化,构成了丰城文化的核心。为激发全市上下团结拼搏、敢想敢闯,敢为人先,敢创一流的创造力与创新力,丰城投资3.3亿建设和合塔、丰水湖文化公园和玉龙河景观建设三大文化工程。

    同时,丰城把挖掘文化内涵、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推进城乡文化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该市拨专款400多万元,用于被誉为全国"三个半"孔庙之一的丰城孔子庙、宋代朱熹驻留讲学的龙光书院,以及剑池、剑匣亭等文物抢救性修复工作;另外,丰城还投资112万元修撰和开编《剑邑文库》和丰城文化志,以增加丰城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丰城市对洪州窑陶瓷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完成了洪州窑遗址博物馆和文化广场建设的选址规划,精心制作的《洪州窑遗址保护规划》已正式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目前正报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并在洪州窑每处遗址点建立界桩界碑保护标志,划定遗址周边建设控制地带,对急需保护的遗址建设保护房。同时,丰城市以纪念洪州窑发现三十周年为契机,与国家相关部门和全国众多一流专家组织了专场学术研讨会,将洪州窑的考古提升到新的高度。

    正是丰城市对文化的不断发掘和有效投入,地方的文化事业繁荣成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陶瓷文化为例,丰城依托洪州窑品牌效应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发展思路,强力打造新兴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丰城市充分发挥陶瓷文化凝聚力和境内的相关资源优势,3.3亿元的文化建设投入成功撬动并催生了工业投入高达60亿元的"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根据丰城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规划,将按照"661"目标(即引进6家行业品牌企业,总投资超60亿元,年产值超100亿元),力争三年打造全省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五年打造全国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八年打造全球精品陶瓷产业基地。

    目前,丰城市通过推介洪州窑文化、招商选资,已引进上海斯米克、广东东鹏、广东唯美、广东蒙娜丽纱4家陶瓷行业品牌企业,投资总额达53亿元。现在,投资15亿的上海斯米克、投资14亿元的广东东鹏和总投资达16亿元的广东唯美均已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可竣工投产。另外两家知名陶瓷企业也正在洽谈之中。

    正在当地积极建厂的丰城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思维介绍,东鹏是一家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企业当初选择落户丰城,除了看中地方资源外,还深深为丰城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所吸引。丰城人所体现出来的开拓创新、诚实守信和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丰城市委书记冷新生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后劲,应该建立在文化发展的软实力和文化创新上。丰城市对文化的传承、投入和发展,不仅可以极大提升丰城城市的文化品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打造亮丽的城市名片,塑造丰城的文化印象,而且还将极大激发全市人民学习、传承和弘扬丰城历史文化的热情与激情,增强丰城发展后劲,推动丰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