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 >> 组织机构 >> 正文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
来源:晋儒学会秘书处 (2007年12月9日21:1) 作者:小贾辑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衢
州人民的瑰宝。1998年,市政府投资1600万元,复建了家庙西轴线和孔府,使其面
积从4300平方米扩大至13900平方米。孔氏南宗家庙自2000年7月1日总体开放以来
,已接待游客近十五万人。
  孔氏南宗家庙作为浙江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筹备总体开放之初,我们就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积极挖掘孔子文化中的精华,融会到导游词中,使游客了
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对当今建立诚信社会和“以德治国
”的可借鉴性。
  爱乡是爱国的具体内容,因此,即使开发旅游纪念品,我们尽量使之具有衢州
特色、孔氏南宗特色和孔子文化特色。我们开发的四五十种孔氏南宗家庙纪念品,
大致分四大类。一是古色古香、大小不同规格的书籍:《论语》、《孟子》、《大
学》、《中庸》、《孔子圣迹图》、《孔氏南宗考略》、《论语章句印谱》、《孔
府藏诗》、《孔氏南宗史料》、《孔氏南宗诗选》、《孔子七十二弟子名章印谱》
等文选资料;二是打上“孔氏南宗家庙”印记的仿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三羊樽
、虎符、透光镜、青铜孔子立像等;三是较高档次的金银制品:如银质孔子诞生
2550年纪念币章、银质《论语》全文微雕、金质、银质孔子像章等;四是农业社会
中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工具(微型)和日用品(微型),如蓑衣、笠帽、鱼篓、
锄头等。所有这些,都蕴涵着爱乡爱国的情愫。即使在茶室,从茶叶到小食品,全
都用的是衢州各县(市、区)的产品。
  为了开展孔子学术研究活动和孔氏南宗的研究,以及对儒商的研究,我们成立
了衢州孔子学术研究会和衢州市衢商研究会,并经常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2002年4月,我们还与浙师大联合创办了孔氏南宗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也将孔氏南宗家庙作为旅游一培训基地。为了促进衢州的文化艺术繁荣,在2000年
秋季至2002年冬季,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和市文联的支持下,我们办了9期《浙西
文学》,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用文艺形式反映了衢州改革开放中的社会生活和人
们的精神面貌,且每期刊出15篇(2万字)中学生以爱国爱乡爱校为题材的作文。
此外,还建立了孔府书画院、孔府摄影艺术研究中心、孔府诗社、孔府印社、孔府
艺术研究中心等内设机构,办了六次画展、四次影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
国庆期间举办的《老百姓》摄影展,由于题材的“三贴近”,引起了市内外领导和
广大观众的好评。
  在市委的关心和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2002年下半年成立了孔府艺术团,为弘
扬先进文化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且效果显著。参加孔府艺术团的同志,大多是中学
、大专的音乐教师,不拿报酬,业余演出,已为杭州党政代表团、宁波党政代表团
、绍兴党政代表团、中央党校部份学员,以及省、部领导多次演出,受到观看者和
市委主要领导的赞扬。
  在孔氏南宗家庙总开放的四年多时间里,在开展有关活动时,坚持将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如“孔管会”的领导到职办公的第二天(2000年5月9日),柯城区尼山
小学校长来“孔管会”,请“孔管会”的负责人帮该校向他熟悉的企业要点钱,以
办铜管乐队。“孔管会”的负责人认为学校向企业要钱不妥,便毅然决定从本单位
并不宽余的经费中挤出10000元支援尼山小学购置铜管乐器,并与该校校长商定,
孔氏南宗家庙作为尼山小学学生的劳动基地和德育教学基地。2001年,“孔管会”
还资助该校10000元,以作优秀教师奖金。从2001年开始,每年“七一”都邀请柯
城区柯城乡的老党员免费参观,并对全市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发放永久性的免费
参观卷。从2004年4月2日开始,执行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上级指示。此外,“孔
管会”的负责人还特别注重儒家文化精华的宣传,如应浙江省第一监狱之请,向犯
人宣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衢州二中之请,为2004年暑期办的班主任培训
班讲《儒家学说与青少年成长》等,受到组织者和听讲者的一致好评。
  孔氏南宗家庙是衢州历史文化和旅游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尽量以
自己的努力,让所做的工作能体现出其文化含量的先进性,从而自觉地成为衢州先
进文化的重要“窗口”。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