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桂林孔子学院院长朱方棡先生(右一)、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马勇先生(右二)等在桂林梁漱溟墓前
广西儒学学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以研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精华为宗旨。主要业务范围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特别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社会理想等等;研究孔子的继承人孟子、荀子、董仲舒、王通、朱熹、王阳明、陈宏谋、梁漱溟、熊十力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及其社会实践;进行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和整理;重点研究传统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作用;举行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
成员来自各阶层专业人士
广西儒学学会是以1990年成立的桂林市儒学学会为基础,于1995年11月22日在桂林市成立,现为第三届理事会,会长胡大雷,永远名誉会长:汤恩佳、杜维明,名誉会长:锺文典、袁道先、张葆全、梁超然、林观华、马勇,第一副会长(法人)麻先勇,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方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钱宗范,副秘书长肖先华。学会现有会员518人,他们来自广西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科研机关、文博图书和电台、电视台、报社等,还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以及民间从事自由职业、个体劳动的成员,具有较高层次的学术性,又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性。
每年举办一高层次学术会议
广西儒学学会成立以来,在团结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儒学研究,发掘祖国优秀思想文化遗产,弘扬儒家思想精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一步推动社会风气的净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会成立十年来,每年都要举办一个规模大、层次高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如:1995年的「儒学研究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1996年的「纪念陈宏谋诞辰30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1997年的「《诗经》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的「纪念梁漱溟诞辰105周年暨学术讨论会」;1999年的「朱熹哲学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2000年的「儒学与21世纪和平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2001年的「历史文化旅游学术讨论会」;2002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道德重构学术讨论会」;2003年的「纪念梁漱溟诞辰1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2004年的「儒学与当代社会学术讨论会」;2005年的「儒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讨论会」。另外,广西儒学学会还举办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座谈会」、「儒学与近代科学座谈会」、「儒学与企业文化座谈会」等。广西儒学学会广大会员努力开展学术研究,取得可喜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发表于各种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有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32部,其中桂林孔子学院张葆全名誉院长的《论语通译》、钱宗范名誉院长的《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朱方棡院长的《易经释诂》,达到很高的学术水平。广西儒学学会荣获广西政府颁发的首届(2002-2003)政府奖:先进社团。
寻中华之根,弘孔子之道
为了更好地弘扬儒学思想精华,造福中国,造福世界,广西儒学学会于2005年2月筹备成立了桂林孔子学院,礼聘国内外著名儒学、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荣誉讲座教授。
2005年6月桂林孔子学院与香港孔教学院联合发起以「寻中华之根,弘孔子之道」为中心主题的「万人回故乡」活动,首批400余人,于2005年8月17日-9月8日在西安、韩城、洛阳、运城等地举行。第二批首期于2005年10月14日-10月20日在桂林举行,来自香港、北京、四川、河南、山东、广东等地以及广西的儒学研究者100余人进行了「儒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学术讨论,并到桂林恭城祭奠了孔庙,到兴安参观了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又沿漓江到阳朔参观考察。「万人回故乡」二批二期活动,即「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文学家艺术家桂林寻根和学术交流活动」于2005年11月15日-11月21日在桂林举办。广西儒学学会、桂林孔子学院以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立人类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