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中国有些学者和网民曾就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谁更优秀的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中华民族优秀论”者的一个重要根据是,宋朝时期迁入中国的一些犹太人被中国文化同化而融入到中华民族中来;“犹太民族优秀论”者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犹太民族依靠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在被罗马灭国近两千年后却又奇迹般复国了。
笔者一向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伟大的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也不宜作优劣是非的价值判断。毫无疑问,犹太民族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点只要开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卡夫卡等人的名单就足够了。犹太民族复国成功一个重要原因,确实也有赖于他们坚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能够凝聚起来、延续下去,并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性,最典型的例子是犹太人竟然成功复活了已死去近两千年的希伯莱语。
希伯莱语的历史大约已经有五千年左右,《旧约全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用这种语言写成的。犹太人亡国后散布世界各地,希伯莱语的口语功能逐渐弱化和消失,书面语言也只是在少数传统的宗教祭祀场合下和宗教文书中才使用,基本上迹近死亡。十九世纪末,立陶宛犹太裔医科学生本耶胡达致力恢复希伯莱口语,并用希伯莱语词根创造了四千多个新字。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希伯莱语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都得到复活。一九四八西元1948年以色列复国后,又宣布其成为官方语言。如今,希伯莱语已成为五百多万以色列人的通用语言。
对犹太人复活希伯莱语,中国人往往毫不吝惜地给予高度赞赏,并把它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功典型。然而,中国人却又往往对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屑一顾。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大夸以色列人具有凝聚力,一个例证就是犹太人复活了希伯莱语并作为国语;大骂中国人一盘散沙,甚至主张放弃或取消汉语、汉字。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废弃汉字而代之以拉丁字母的拼音字。这个主张只是个形式,背后的实质是“打倒孔家店”、“不读中国书”、“拼命往西走”,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结果是,中国成为世界上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抛弃和割裂自身历史文化传统最为彻底的国家,以至于目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得心应手而对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却水土不服。比如,进入本世纪以来,民间社会自发兴起的读经热、国学热、孔子热、儒教热、汉服热等,都曾遭到不少人甚至是知名学者的冷嘲热讽。
这几天,一些学者和企业家倡议恢复以黄帝纪元为主的“中华纪年”方式,同样也遭到了这种尴尬。有些人批评“恢复中华纪年论”说,与其如此,还不如恢复伏羲纪年、还不如恢复皇帝统治、还不如退到原始社会、还不如把人变成猴子,甚至有学者称这是炒作、矫情、愚蠢、违法的行为。看到这些尖酸刻薄、大惊小怪的评论,不禁使人想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俗语,或者准确的说应是“只许西元抛头,不许中元露脸”。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清楚何以会有这样的倡议?二是要讨论到底何种中华纪元方式为好?三是要考虑采纳中华纪元方式。
就第一点而言,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内在诉求。百余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先是把实现“现代化”作为理想,而后是以融入“全球化”为目标。“现代化”使我们远离了传统的精神家园,从而产生了精神迷失和精神焦虑,进而出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呼声;“全球化”则迫使我们苦苦追问“我是谁”,从而产生了身份焦虑,进而增强了“我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毫无疑问,悠久博大的中国文化传统恰恰给了回归传统和民族认同以不可或缺也无法取代的宝贵资源,因而中国文化复兴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历史的趋势。恢复中华纪元的倡议和读经热、国学热、孔子热、儒教热、汉服热等一样,是这个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的又一个例证而已。
就第二点而言,是不是非得要以黄帝纪元作为中华纪元值得讨论,因为中国传统的纪元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一直通用的干支纪年法外,在汉武帝之前一直使用帝王王号纪年(如鲁庄公二年),从汉武帝开始则使用帝王年号纪年(如贞观四年,目前日本仍借用这种方式),中华民国又开始使用国号纪年(如民国六年,目前台湾仍在使用)。从清末开始还出现了使用孔元(孔子诞辰)纪年和黄帝(黄帝诞辰)纪年的主张。此外,是用中华纪元还是中华纪年,用中华纪元(年)还是用中国纪(元)年,也值得讨论。因为“纪元”和“纪年”、“中华”和“中国”显然不是一个概念。“纪元”含有价值的意味,“纪年”则含有客观计时的意味。笔者的看法是,黄帝纪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有可能成为两个热门的选项。
就第三点而言,笔者认为确实到了考虑采纳中华纪元方式的时候了。“公元纪年制”的A.D.,在英文中是“in the year of our Lord”的意思,即“吾主纪元”或“耶稣基督纪元”。中国不是一个耶教国家,不宜使用这个宗教韵味很强的纪年方式。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纪元方式源自本国的历史传统,如天文纪年、历史纪年、帝王年号纪年、伊斯兰纪元、佛教纪元、犹太教纪元、希腊纪元等。中国使用自己传统的纪年方式,彰显自己的民族性,提升下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是什么“复古”和“顽固”,也不是什么“反现代化”和“反西方文化”。而且,采用中华纪元(在前)和西元纪元(在后)的双轨制,也不会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不便。
无论如何,希望当下国人恢复中华纪元的尴尬,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复兴的尴尬,能变成像犹太人复活希伯莱文那样的自尊和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