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政协委员呼吁汲取内地经验 让国学教育走进学校
来源:海口晚报 (2007年2月6日8:29) 作者:谢涛

 

    中国人带给世界的贡献之一就是悠久的传统文化,国学的价值毋庸置疑,对现代文明建设的作用更无可替代,然而近一百年来,国学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国学地位由社会意识形态的巅峰迅速向下滑落,长期沉淀在遭否定、受针砭的尴尬境地。年轻一代人中,许多人的基本国学知识和修养几乎为零,这一现象也在本届政协会议上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关注。

    近来,“读经”与“国学”教育在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中开展起来,在一些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的推动下,北京、广东、湖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相继出现了“国学”私立学堂、 中小学“国学”课等教育形式。  

    政协委员李木告诉记者,对于孩童来说,背诵孔孟之道是教他做人的道理,并从中得到乐趣,树立传统文化的根基。教育就应该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和掌握技能,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族精神、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感情。

    李木提出了在我省中小学中加强国学教育的建议,他认为,在教材的改革过程中,可以考虑组织专家根据当今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年龄特点,结合我省实际,从《弟子规》、《三字经》、《孝经》、《论语》等古代精典中精选内容编成教材,或者引进其他省市现成的优秀国学教材。在学校课程安排上,也应安排专门的课程或在现有的关于德育教育的课程中安排专门的时段进行教学。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