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的读经声似乎更多的游离于现代教育之外,记者近日了解到,以《弟子规》为突破口,现在对于传统经典的诵读已经进到昆明的部分小学,而“儿童经典诵读”云南推广中心的负责人介绍,经典诵读今年的目标是进到百所昆明小学的课堂里。 传统经典教育如何更好的找到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传统经典教育已经向现代的学校教育迈出了一步,这一步是否已经够多。记者选取了昆明市棕树营小学为一个样本,就其推广传统经典教育的前后进行了采访。
老师: 推广前校长想了三个月
王永凤老师是棕树营小学二(2)班的班主任。最初她觉得班上的学生学得东西太少,数学、语文,孩子一会就背完了,一些唱流行歌曲也能很快就记住,“应该让他们记点有意义的东西。”王老师决定让孩子背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每个星期抽出一些时间作为课外阅读。
“校长想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决定全校推广经典教育。”王老师介绍,在听到老师在全校推广经典教育的想法后,校长也觉得非常好。
“弟子规集结了《论语》、《孝经》、《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的精华,确实写得比较好,可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王老师将其纳入到德育教育中来。学校每周有两节德育课,这两节课成为了读经时间。 王老师专门将《弟子规》里面的文字进行细化,然后制作为十天为单位的进度表发给学生。以十天为一个周期有一个总评分,这里面包括了家长评价和同伴评价等。
家长: 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
1月31日,是棕树营小学的学生领取成绩单的日子。在这一天,该校二(2)班德育展示活动也同时举行。参与的不仅有全班同学,还有学生家长。展示活动上,孩子们独自或是与家长一同上台背诵《弟子规》或是《三字经》,同时还进行了“十个《弟子规》家庭的颁奖。”“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评选和颁奖,是希望更好的推广这个活动。”王老师说。
学校还对家长进行了孩子学习经典以后的问卷调查。在学校回收的调查表中得到了家长积极的反馈:
“孩子独立性更强了,现在会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尊老爱幼,生活也有规律了,还能帮助父母完成一些家务。”
“孩子确实比以前进步和懂事多了。会体贴和关心别人了,也更能接受家长的批评了。”
……
“我们确实看到了孩子的转变。”学生家长说,所以他们也主动的加入了进来,与孩子一起背诵。
现状: 虽进课堂但学时不够
“传统要与现代并重,要继往开来,不继往怎么开来?目前最明显的是继承还不够,需要好好的补上这一课。”吴永安老师是棕树营小学二(2)班经典教育的顾问, 他说:“现在一天背一会或是一周两节课远远不够。”觉得课程时间不够的还有王永凤老师,她希望的是每天能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经典的诵读。
“以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70%的家长认为现在孩子的负担已经很重,不愿意再让孩子接受传统经典教育。相对前两年来说,我们现在的推广要轻松了一些。”“儿童经典诵读”云南推广中心的负责人傅新峰介绍,经典诵读今年的目标是进到百所昆明小学的课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