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已达128所,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
国际舆论的主流充分肯定了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对推动文化交流沟通、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纽约时报》刊登了题为《中国的又一热门出口品:汉语》的评论,引用专家的话说:“中国当局正在利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形象。”《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汉语推广热全球》一文指出,“中国政府的汉语推广战略的高明之处在于:推广教育和语言有助于加深外部世界对国家的了解,是扩大一国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战舰能让别国人民暂时臣服,而让他们理解你的语言却能使大家成为朋友。这个主意真的很高明!”
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软实力’近年来提升很快,采取提升‘软实力’的政策对中国而言是明智之举。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指出:“孔子学院的意义犹如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协会。孔子学院发展迅猛,其他任何一个国际机构都不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德语区汉语教学协进会会长柯彼得说:“孔子学院的发展令人欣喜,使外国汉学家们一生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