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二00七年山西国学沙龙成功举办第一场: 《弘扬儒家文化与学会建设》(图)
来源: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 (2007年3月24日8:28) 作者:小薛

 

当儒快讯:今天上午900--1100,由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山西中华文化学院、太原文庙、山西省孔子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山西国学沙龙”在太原文庙举行了二00七年的首场活动。

 

 

今天的主题发言人是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山西中华文化学院分管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主编李祥熙,发言主题为《弘扬儒家文化与学会建设》。李院长认为我们在认识当今的国学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联系当今世界,不能脱离西方文化来谈国学。历史证明,“欧洲中心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当前学习国学、研究国学也绝不是要搞“中国中心论”。

二、要联系当代中国,不能脱离当前中国的经济基础来谈国学。

三、要联系主流意识形态,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来谈国学,国学永远不能取代当今社会文化的主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四、要辨证地看待国学,中西方文化各有千秋,我们今天在畅谈国学的时候,不是要搞复古主义,但也绝不能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

因此,我们对待国学,应当选择性地继承而非批判性地继承,要利用西方的文化资源与我国本土的文化资源共建和谐社会。

同时,李院长也指出了,在学会建设中,我们应当有四个意识,即定位意识、项目意识、经营意识、品牌意识。

此外,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柳河东、秘书长员俊平、副秘书长王晓莲、祝振东、侯清洲、王平(山西省省委办公厅)、理事崔金浙以及恒春地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自超等与会人员就当代儒学研究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并做了积极的展望。

 

今天在参会人员中,一位身患类风湿的残疾人胡利荣女士谈到:在她极度痛苦无助的时候,是国学带给她希望与快乐,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国学,感染周围的残疾人朋友,让他们真正走出病痛带来的阴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与世界。

最后,主持人任建怡在精彩的总结中提到:国学让我们的知识得到积累,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更让我们的生活得到愉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为了修身,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国学。中西合一、古为今用,是我们的宗旨,更是我们当代人为人处世的目标。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