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代儒英 >> 正文
学者罗义俊简介
来源:平和书院 (2007年6月20日11:54) 作者:小薛辑

 

简介:罗义俊(1944-),,浙江宁波人,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与当代新儒学.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I.著作:
1
.《刘邦》          人民出版社  1976
2
.《汉武帝评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3
.《钱穆学案》      中国社会出版社《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册 1995
4
.《大唐兴亡三百年》(合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9
5
.《评新儒家》(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1991
 
II
.编辑
1
.《理性与生命——当代新儒学文华》(1   上海书店 1994
2
.《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合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3
.《中国文化史家·吴越卷》(合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II
.论文()
  A
秦汉史
1
.汉武帝“罢黜百家”辨    中国古代史论业   1984年第1
2
.“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论汉武帝的用人制度
   
社会科学1983年第6
3
.陆贾在汉初政策转变中的贡献    中国古代史论业  1983年第7
4
.论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思想、性质和结构    中国史论集
5
.秦末农民起义兴楚文化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 1985年第4
6
.汉武帝酷吏政治述论     史林 1986年第1
7
.略论两汉经学的价值     光明日报  1986219
8
.秦汉的御史官制         江汉论坛   1986年第6
9
.汉武帝军制改革论述     军事历史研究 19873
10
.论汉武帝时代内朝的创置与健全    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  1988年第2
11
.百代之人物——论汉武帝的基本历史地  学术月刊 19875
12
.汉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与得失     甘肃社会科学  1988年第5
13
.汉初学术复兴论(上、下)     史林   19884月、19891
14
.论两汉的名田、公田和假田     平准学刊  1989年第3
15
.论两汉博士家法及其株生原因——兼及两汉经学运动的基本方式
16
.曹操的性格及其他《三国演义电影创作研讨会文集》1990
17
.两汉私人讲学考略《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 1990
18
.论董仲舒“素王”观的现代意义 秦汉史论业第6 199412
 
   B
.儒学与当代新儒学
19
.关于孔子的损益观及时中观   学术月刊 1985年第5
20
.从黄阳明到黄梨洲  中国文化 1993年第8
21
.阳明“经学即心学”思想的素义探织  儒学与浙江文化 19945
22
.宋学之兴起:时代问题和人的存在问题   宋明思想和华夏文明 1995
23
.专制统治与儒家知识分子的两大传统 中国文化月刊 19894
24
.第三期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文汇报 198882
25
.张君励传略     晋阳学刊    1988年第2
26
.儒学、新儒学银河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台北 鹅湖  19893 香港
   
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  1992
27
.当代新儒家的历程和地位问题       《现代新儒学论集》(1  198910
   
《鹅湖》   199045
28
.牟宗三先生与人文友会     文史杂志  19896
29
.时代悲情与文化信心——读唐君毅先生《说中华民族之花果凋零》略及港台新儒
   
家之所兴起     法言   19916
30
.儒门安身立命两原则与心的自觉    香港   法言  19924
31
.论《国史大纲》与当代新儒学    台中  中国文化月刊   19939
32
.学问方向之扭转与生命进路之展示——谈马一浮先生《尔雅台问答》 台中 中国
   
文化月刊  199311
33
.近十余年当代新儒学的研究与所谓门户问题 台北 儒学与当今世界 199512
34
.儒学也有发展的权利   中国文化与世界  19954 鹅湖   199412
35
.儒家批判传统的重建——论徐复观先生的时代贡献  中国研究  199512
36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薪者    文汇报  19921228
37
.文化悲愿与传统护法——论唐君毅先生“保守”之价值厘定  原道第3
    1996
1
38
.现代家庭与儒家伦理   中国文化与世界第4  1997
39
.徽商与儒商         日本中国研究   199610
40
.五四情节与新儒家的返本开新   日本中国研究  199612
41
.儒家发展的时代见证与生活世界的开先   中国人文精神新论  199812
42
.儒学与儒教——读牟宗三先生《中国文化的特质》   日本中国研究 19976
43
.从存在的感受到存在的担当——读牟宗三先生《生命的学问》  加拿大文化中国
    1997
9
44
.客观的了解与创造性的重建——读牟宗三先生《中国哲学十九纲》 上海古籍
    1997
12
45
.宋明理学研究的典范——读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   上海古籍  1999
46
.我读牟宗三:典范的学思生命和哲学创造   鹅湖  199810
47
.分判与会通——读牟宗三先生《中西哲学会通十四纲》   上海古籍  199712
48
.当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及其政治学的现代展开    台湾中央研究院  19983
49
.中国文化问题解困的划时代理论     《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199712
50
.重铸实践的智慧学:人生之无穷奋斗——读牟宗三先生《四因说演讲录》  上海
   
古籍199810
51
.宋明理学的几个问题与牟宗三的通释——读牟宗三先生《从陆象山与刘蕺山》 
   
上海古籍2001
52
.牟宗三与魏晋玄学研究——读牟宗三先生《才性与玄理》   史林 2003年第2
53
.全幅人性之了悟         当代新儒学探讨    上海古籍  20034
54
.圆教与圆善:康德与牟宗三——读牟宗三先生《圆善论》 上海社会科学 2004
    
3
55
.范仲淹与北宋前期儒学复兴      《论史传经》上海古籍 20048
 
  C
.钱穆研究
56
.钱穆先生传略   晋阳学刊   1986年第4
57
.钱穆先生在港台的学术生涯    文教资料   1986年第3
58
.钱穆先生学术著述编年   文教资料  1986年第3
59
.论钱穆先生的史学对象论   史林  1987年第1
60
.中国历史与文化意识的伟大觉醒——论钱四宾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省察
   
台北  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论文集总论篇  19915
61
.钱四宾先生简谱   钱穆纪念文集   19924
62
.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      史林   1993年第4
63
.活泼泼的大生命,活泼泼的心——钱穆历史观要义疏解  史林  1994年第
    4

64
.经国济世,培养史心——钱四宾先生新儒学史学观论略  史林  1995
   
4
65
.钱穆学术鲸论    上海文化    1995年第4
 
  D
.杂类(宗教、杂史等)
66
.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娲与外戚之祸     文汇报  19801117
67
.李秀成不是叛徒                   文汇报  197810
68
.世袭制探源                       江海学术  1986年第1
69
.永贞革新主将王叔文               中国历代名臣  19882
70
.魏孝文帝元宏                     十大皇帝  199212
71
.八·一三时期上海的难民工作       社会科学     1982年第8
72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八百壮士和谢晋   历史教学  1986年第6]
73
.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               上海风云录   1989
74
.五四反传统与文革(上、下)      法言    19906月、8
75
.当代关于《坛经》的一场争论——兼评胡适在禅宗研究方法上的若干失误
   
宗教问题探索    1986年第9
76
.佛教中国化的先驱释道安    宗教问题探索    1987年第7
77
.佛教智慧与安身立命   宗教问题探索    1982年第5
78
.信仰、修持、知识与佛教生命   南洋佛教   199412
79
.有容乃大上海魂——上海先民创业的文化精神透视   中国城市导报 1991
80
.现代家庭问题的伦理思考     大众日报   199411
81
.大洋彼岸的文化传真与中国心   美国中华时报   1994326
82
.徽州社会及其凝聚力         探索与争鸣   19984
83
.重视中国文化中的素质教育传统   探索与争鸣   200010
84
.寻根问祖和文化认同       加拿大明报   199811
85
.汉魂永不灭:三百年台湾的文化诠释   浦江同舟  200311
86
.顾颉刚和古史辨论拾遗   史林  2004年第3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