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旧闻回眸 >> 正文
1958年四君子联名发表第二代当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宣言》
来源:摘编 (2007年8月15日9:43) 作者:小薛辑

 

   背景:1958年,大陆在为“大跃进”而“放卫星”、说假话......

   1958年元旦,在香港由唐君毅起草,当代新儒家的第二代人物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四先生在《民主评论》上联名发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的全称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的大标题下面还有一段小标题,即:“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此宣言的发表宣告了儒学在经过五四以来的诋毁以后“再度活跃于现代中国的思想舞台;同时,她也反映了现代新儒学力图走向世界的努力和雄心。”此宣言的发表亦标志新儒家已创立一整套成型的关于儒学宗教性的看法。

    当代新儒家的第二代人物唐君毅、牟宗三等,亦只是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才开始肯定宗教的价值。移居香港后,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西文文化中最有底蕴和深意的不是别的,恰恰是宗教。同时,在西方宗教意识与宗教价值的启发下,基于与西方文化抗衡与护持中国文化精神的心结,开始以新的视域认识、掘发、诠解儒家、儒学中所蕴含的宗教精神。

    他们认为,中国没有象西方那种制度的宗教教会与宗教战争和政教分离,中国民族的宗教性的超越感情及宗教精神,与它所重视的伦理道德,乃至政治,是合一而不可分的。“天”的观念在古代指有人格的上帝,古人对天的宗教信仰贯注于后来思想家关于人的思想中,成为天人合德、天人合一、天人不二、天人同体的观念。儒家天人交贯的思想一方使天由上彻下以内在于人,一方使人由下升上而上通于天。气节之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即含有宗教性的超越信仰。儒家义理之学、心性之学是打通人的生活之内外、上下、天人的枢纽。在一定意义上,唐牟称儒学为道德的宗教、人文的宗教或成德之教,充分论证其既超越又内在、既神圣又凡俗的特性。

    第二代新儒家潜台词是:西学最有价值的是宗教,中国儒学却没有宗教的传统。因此他们从强势的排斥性的启蒙心态中摆脱出来,掘发儒学资源中的宗教精神价值,分析了儒学与世界上其它大的宗教的同一与差异,并开始试图与各宗教对话。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