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百家争鸣 >> 正文
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汤一介)
来源:央视国际 (2007年8月20日8:59) 作者:小薛辑

    人民网北京1011讯 今日国学大师汤一介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与网友在线交流。

    汤一介说,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这个系统全面工程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如何建设一个现代性的和谐社会非常重要。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无疑是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来作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借鉴或者参考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汤一介说,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所谓的儒,释、道三个思想传统,其中儒家和道家都有关于和谐社会的一些构想,当然这些构想在历史上并没有实现过,因为它只是一种理想,甚至于还有一些是空想成份,所以一直也没有得到实现,尽管没有得到实现但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可以参考的价值。

    汤一介主要介绍了儒家关于理想和谐社会的构想。他说,儒家的一部经典叫做《礼记》,这里面有一篇叫礼运,其中有一段是孔子谈大同社会的话,这个大同社会的话分解一下大概可以有四个要点:第一个也是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最好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这是它的一个要点;第二,孔子认为一个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来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非常讲信用,非常和睦相处,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第三,他认为是各种人都能够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的来生活,所以这样就可以保持社会每个人都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第四,这个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美好社会。所以孔子认为这种社会就叫大同

    汤一介说,孔子这样一个大同思想是根据什么道理提出来的呢?我想主要是根据《论语》里面一句话就是理之用何为贵这句话来的,因为对一个社会来讲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孔子说和谐是最重要的。关于的概念在儒家的思想里面非常之多,比如说和而不同,我们可以解释为文化上可能有不同,但是虽然不同可是我们可以共同的和谐相处。比如说中庸中间讲的中和,中和是什么意思呢?他说中实际上是作事情要不偏不倚,都要做到适中,和是达到不偏不倚的一个方法,你只有和谐才能实现这样不偏不倚。

    汤一介说,像孟子和荀子他们特别强调人和,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这中间是最重要的,荀子也是这样讲的。但是我觉得在儒家思想里面也许特别值得提的是周易,因为周易中间有一个观念叫做太和,太和思想出在周易《乾卦、彖词》中间。太和的观念王夫之认为是最完美的和谐,就是说太和可能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还有人自身的和谐,这三方面都有。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恐怕要从这三方面来考虑,当然人与人之间和谐范围非常广,比如说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甚至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都包含在内了。孔子非常重视人与人的关系,比如说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讲爱人,孔子这个爱人的根本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在中庸中间有一句话讲仁者爱人也,这个叫亲情为大,就是爱自己的亲人最重要,但是儒家认为爱自己的亲人只是个出发点,不能停留在这点上,一定要推己及人。

    汤一介说,因此,我想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恐怕非常重要的就是怎么使得老百姓有固定的产业,老百姓都富足起来,这样和谐社会才能够实现。这是从人和人的关系这方面来考虑,但是建设和谐社会光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谐社会是建设不起来的,比如说把我们的自然资源都破坏得很厉害,这样怎么能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好呢!那是不可能的。

    汤一介说,所以在儒家思想里面有一个观念,提出来所谓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意思是说人离不开天,天也离不开人,就是说人对天富有责任,不能随便破坏自然界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一定要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是要保持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行。

    汤一介说,第三个方面,讲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自身不和谐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也不会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所以儒家非常强调修身,要把自己修养好。儒家有一本书叫大学,大学中间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这个一切以修身为本,就是所有以修身为根本,他说没有修身不好的国家可以治理好,家可以齐,国家可以治理好,这个天下可以太平,这样是不可能的。所以儒家思想认为一个社会要成为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他每个人必须注重他的道德修养,这样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和谐。

    汤一介说,我想如果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话,至少应该从这三方面来考虑,而这三方面从古代儒家思想里面都为他提供了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就这方面看我觉得注重从我们传统思想中间发掘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并且给他以现代性的诠释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建设现代性的和谐社会不可能是完全照着过去人的想法来建设,一定是有许多创新的,这个就需要我们不断实践过程中间积累经验,把我们现代性的和谐社会建设得非常美满。

    汤一介1927年生,湖北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等。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