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地组织 >> 天下武庙 >> 正文
武庙概览
来源: (2008年1月1日16:38) 作者:小慧辑
 


    武庙:同"文庙"相对。唐至元称奉祀吕望的庙。明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帝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


江西泰和县武庙

    即关帝庙。原建在县北门外,因年久失修,栋瓦倾圯。清道光五年(1825),知县徐迪购地于快阁后,邑僧慧光出资重建,分前、后两殿,建国前倒塌。


台南武庙

   道教庙宇。在台湾省台南市中区永福路二二九号。俗称大关帝庙。据《台湾寺庙大观》记载:创建于明末。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3),屡有重修与扩建,乾隆年间(1736—1795)曾经五次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及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三十二年(1906)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现存建筑规模为1928年所重修。入庙墙前有三川殿,单檐歇山式建构,额悬“武庙”斗大金字,进殿中香烟缭绕,庄严清静,棂星门高耸殿内,左右壁上各嵌花岗岩大石碑,一为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所立,一是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所树立,均为修庙记事碑;正殿内供奉关圣帝君尊神,龛前关平、周仓持刀护卫两侧,正龛上悬清代咸丰皇帝御笔“万世人杰”匾额,古意横生;后殿称三代厅,厅内祀奉关帝“曾祖光昭王”、“祖裕昌王”、“父成忠王”三人牌位,上悬“诞育圣神”一匾;庭院左旁筑低石栏,与观音厅相邻,观音厅为木造建构,单檐翘角,红窗青墙,厅内正龛供观音,左右龛供奉注生娘娘与福德正神等神尊,清静安谧;厅右侧为西社,昔为文人会友论文之所,今则安奉文昌帝君,室前左侧石墙辟造书卷型石竹窗,一派文人气息;石墙右侧紧邻西社处辟建一座小型花园;观音厅旁则为六合堂,堂前空旷宽广,是武庙振声社集结研习南管之场所。从清代雍正五年(1727),武庙正式列入宫祀,称为祀典武庙。


台南盐水武庙

   道教庙宇。在台湾省
台南县盐水镇武庙里武庙路八十七号。据《台湾寺庙大观》记载: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嘉庆八年(1803)曾有修建;1983年重修,并改建后殿。主要建筑有拜亭、正殿、后殿等;正殿内供奉武圣关圣帝君塑像,威武凛然,镇坐殿中。庙内文物众多,以三川殿门前的石狮及正殿神龛内的古香炉最具特色;石狮体态朴拙,头形硕大,圆耳外扬,狮鼻略扁,眼中含神,雄狮裂嘴不见齿,雌狮闭口凝眸,雕造精美,神韵古朴;古香炉上浮雕麒麟,刻镂精致,为清代道光七年(1827)所造。


宾川武庙

    坐北向南,面对宾川的少祖山———帽山,与文庙构成“丁”字型,为一进三院,由大门、照壁、山门、中堂、大殿等建筑呈梯级建造构成。建筑风格大开大合,粗犷雄浑,颇显雄武之势。

    占地20000平方米的文庙、武庙,整体格局完整,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湛,友人说是目前大理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武庙照壁长40米,高13米,宽1.6米,堪称全国之最。文庙、武庙相连建造在全国古建筑中也是鲜有的,目前正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 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乡以上级别的辖区都建有关帝庙,河南是这样,不知道是否全国都是这样。最初有关羽事迹的地区会建关帝庙,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地域限制。就好比在堂屋请来一尊关羽像,每逢初一十五供奉,足不出户即可祈求美好愿望。这也是中国人注重仪式,但不拘泥于形式的表现,也可以更好理解为何关帝庙林林总总,处处可见了。要想很好了当地的风情,关帝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关帝庙分类
目前,中国大陆现存的关公庙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家乡祖庙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是关羽故里,乡人依祖坟立庙,称之为“关王故里”;从这里西行10公里,有解州关帝庙 ,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规模宏大,布局完整,为我国武庙之冠。庙貌古朴宏丽,且占地二百余亩,被誉为“武庙之祖”,同时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右图即为解州关帝庙)

二、古陵庙殿
河南洛阳关林葬着关羽首级;湖北当阳关陵葬有关羽正身。这两处庙殿,均仿效皇宫而建,珍贵文物举目皆是。

三、征战关庙。河南省
许昌春秋楼,相传是当年关羽保嫂“秉烛达旦”之处;许昌灞陵桥关帝庙,是关羽辞曹回马挑袍之地;荆州古城,是关羽镇守之所,城南关帝庙,相传是当年关羽府邸;荆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阁,相传是关公镇守荆州时,忙里偷闲,研读《春秋》之处;武昌伏虎山下有关公“卓刀泉”,此地以井台为中心建有关庙。

四、显圣护民关庙。关羽遇害以后,相传曾多次“显圣护民”,当地民众官府特建关庙以弘扬圣德。

湖北
玉泉山麓,竖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刻大碑,不远处的小关庙,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关庙。世界屋脊的西藏日喀则喇嘛庙扎什伦布寺,也有一块“关帝显圣碑”,记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关羽神灵助清军打退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一事。旧时,西藏日喀则、拉萨、定日等地都建有关帝庙,且融藏汉风格于一体,现只存拉萨关帝庙一处。“显圣”虽为民间传说,且不易证实,却表达了历代各族民众对关羽的崇敬之情。青藏高原东部的夏河县还深藏着一座拉卜愣关帝庙。

五、边关圣庙。中国边陲和重要关塞,为鼓舞戍边将士之民族精神,旧时也建有不少关帝庙。如北京长城居庸关关王庙,又如丝绸古道关帝庙。在长城尽头的嘉峪关,紧靠城门有一座关帝庙;再往西,有天山关帝庙;在中国版土最西边的新疆伊犁,也建有数处关帝庙;东南沿海的福建东山岛,明朝守岛将士就在那里建起了关圣殿;南疆云南省昆明滇池岸边的西山峭壁之巅,石窟内精工细刻一尊关公,与石窟连成一体,关老爷面朝东方,每天最早迎滇池朝日,沐万顷霞波,享南国各民族善男信女之谒拜,也是够潇洒的了。

六、其它关庙。国内比较著名的关帝庙还有:首都北京的关帝庙殿、河北承德皇家关帝庙、福建省东山关王庙、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山东省聊城山陕会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南岸的虎头关帝庙、武汉磨山风景区新近重建的武圣庙、供奉关公的湖北省武当山,深圳新安故城关帝庙,等等。

七、海外关庙。台港澳崇奉关帝之风,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目前,台湾有300多座大小关帝宫庙。台南武庙,是台湾“祀典武庙”,现为台湾一级古迹。新竹县普天宫新塑的关帝像,连台座有15丈高。台北行天宫、宜兰礁溪协天庙、台中圣寿宫、高雄文衡殿、日月潭文武庙、台湾花莲县圣天宫等,都是台湾关庙之佼佼者。每逢关帝圣诞,各处抬神轿、演社戏、上阵头,热闹非凡,其香火之盛,与日俱增。香港太平山腰,有一处香火特别旺盛的文武庙。澳门市政广场一侧,也有一处小小的关帝古庙。

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寻觅到关公文化的踪迹。目前,美国纽约、旧金山,日本神户、横滨、长崎、函馆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有富丽堂皇的关帝庙。

关帝庙宇为何遍及四海?我们且引用一段美国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焦大卫先生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保存情况


一、北京市

关岳庙
位于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49号。建于清末,1939—1940年重修,祀关羽、岳飞,故名关岳庙。坐北朝南,分三进院,建筑宏伟,原格局保存完好。

二、河北省

凤山关帝庙
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有牌坊、戏楼、山门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尤以戏楼建筑为佳,是清代以来戏楼的代表作品。

三、山西省

阳泉关王庙
位于阳泉市东北郊10公里林里村山腰。创建年代不详,北宋宣和四年(1122)重建,明清曾予补修,现存正殿仍为宋代原构,十分珍贵。殿内四壁有关羽故事壁画,为清代所作。
定襄关王庙
位于定襄县北关。创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元、明、清复经修葺。庙内关王殿为金代原构,较为珍贵,殿内三国故事壁画为嘉庆八年(1803)所绘,十分精美。庙内金、元、明、清碑刻对关羽封号及其修建经过记述甚详。
平遥武庙
在平遥县城书院街宣化坊北。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道光、同治间曾反复修葺,主要建筑有戏楼、钟鼓楼、献殿、中殿、后殿等,屋顶均为琉璃瓦兽装饰,气势非凡。
平遥关帝庙
在平遥县段村镇七洞村,创建于清,重修于道光九年(1829)。占地2275平方米,坐北向南,主要建筑有戏台、山门、献殿、正殿、碑楼、配房等,庙内塑关羽和关平、周仓像。
解州关帝庙

四、辽宁省
朝阳关帝庙
位于朝阳市营州路东段北侧,于清乾隆九年由山西会在朝阳东塔的塔基右侧修建。是朝阳市内唯一保存的礼制性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庙中主体建筑有戏楼、棂星门、牌楼、神马殿、仪仗殿、关帝殿、药王殿、财神殿、东西配殿等。
附属建筑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房、佛殿、耳房等。各殿均为砖木结构。另外还有石狮三对、石旗杆一对、清代石碑七通、石经幢二座、石雕垂花门二座、石雕栏杆二组、琉琉望天狲一对、铜鼎一座、铁狮一对、铜钟一口。戏楼位于庙前100米处,今已毁。棂星门为木质,外附石柱、上横石额,柱顶雕“阿婆罗”。牌楼是四柱三楼式,中间二柱正反两面各刻楷书楹联一付,抱鼓两面浮雕蟋螭忍冬。重檐瓦顶。神马殿为硬山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出檐廊。仪仗殿进深二间,无后廊,其余结构与马殿同。关帝殿亦为硬山式,坡面图覆青瓦,面阔、进深皆为三间,前出卷棚。大殿两侧分别为财神和药王殿。殿前垂花门两侧石栏杆由望柱和栏板构成。望柱方形,上雕坐兽。栏板正面各浮雕瑞兽一只,配以佛八宝、八吉祥图案,计十八面,东西配殿各为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式。钟楼今已不存。旗杆存一,1976年唐山地震时残断,现仅存基座。
朝阳三座塔的东塔,塔基现仍保存于庙院东部。从塔基的形状得知,东塔亦为方形。塔地宫中出土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法舍得塔经记”幢仍保存庙中。根据碑文记载,关帝庙所在辽代时即为寺庙,称“灵感寺”,元代称“大通法寺”。明代废弃后,清初重建为关帝庙。嘉庆、同治、道光、光绪年间,均作过增修或维修。民国二十二年,庙内增设“武穆元帅”牌位,更名关帝庙。今仍称为关帝庙。《朝阳县志》记载:“院内老树参天,巢共上者乌鹊甚多,每日早晚齐鸣,如庆神休焉。”

海城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海城市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经来海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前殿是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抱厦,有转角、补间双生昂五铺作斗拱,昂嘴雕云纹。青石鼓形柱础,柱和横额之间嵌木雕龙凤去板,施彩绘。后门有小卷棚,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柱额之间嵌木雕花卉板。后门两旁各开六角菱形小窗一个。正脊砖雕游龙,脊中间插“穿天戟”三根,脊的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整个建筑造型宏伟别致。前殿两旁修建东西配房各五间,均为硬山式。后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前有回廊,梁枋之间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绘。山门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中间开门。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门上悬挂“关帝庙”牌匾。门外有大、小石狮各一对。山门两旁建钟、鼓二楼,均为歇山顶、砖木结构。有柱头和补间三铺作斗拱,施彩绘。东楼悬钟,西楼置鼓。






五、黑龙江省

虎头关帝庙
在虎林县虎头镇正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1927年大修。占地约160平方米,依山而建,分前殿、正殿两部分,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小型庙宇建筑。正殿为悬山式五架梁廊庑式建筑,内供塑像七尊,中为关羽。

龙沙关帝庙
坐落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建于清乾隆四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后殿,东西配殿及山门,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正殿高10米,三铺顶,正脊饰有二龙戏珠,山墙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装饰华丽。店内关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仓,右有关平,墙上右有描绘关公故事的重彩壁画。1984年修整时,增建两座样式相同,高8.5米的钟楼,长280米的青砖墙镶嵌30多个各式漏窗,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其为市级保护单位。

六、吉林省
关帝庙
位于吉林市西北北山公园内,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主要建筑有正殿、戏台、钟鼓楼、观渡楼等。正殿内奉关羽塑像,两侧关平、周仓配享,悬“灵著豳岐”匾,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

七、安徽省

大关帝庙
位于亳州市区西北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复经修葺。庙内主体建筑为花戏楼,是专供演戏所用的古代建筑,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富丽堂皇,对研究清代戏曲艺术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福建省
东山关帝庙
又名武庙,在东山县铜陵镇岣嵝山东麓。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多次重修。依山而建,规模壮观,庙门为宫殿式楼亭,精美坚固。庙中木雕石刻,工艺精湛。
荆城关帝庙
在南靖县城新民路大庙口,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嘉庆时重修。庙宇面阔三间,正殿有四根雕龙石柱,殿壁为三国故事壁画。庙内尚存明清碑记七通。
泉州关岳庙
道教庙宇。在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俗称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故名。始建于宋代,庙宇占地二亩多,由主庙和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列,各有前殿、大殿三进深,后进新建仿古楼房一幢。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

九、山东省

泰山关帝庙
又称关帝祠、山西会馆,位于泰山岱宗坊北,创建年代无考,明清曾多次整修。庙依山层层叠起,错落有致,红墙青瓦,掩映在绿林丛中。主要建筑有山门、戏台、拜棚、正殿、过厅、东西厢房等。正殿中原祀关羽像,已毁。院中有汉柏一株,树冠覆荫60余平方米,堪称一绝。
广饶关帝庙
位于广饶县城内西北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义堂、春秋阁等建筑,已废圮。今存正殿三间,为南宋原构,颇为珍贵。

十、河南省

周口关帝庙
在周口市区内,始建于清顺治、康熙间,乾隆、嘉庆时修整。面积16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大殿、戏楼、春秋阁等,结构严谨,配置恰当,构成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门前竖有铁旗杆,高21.5米,上有盘龙缠绕,异常壮观。
禹州义勇武安王大殿
位于禹州市关西区
白沙村,内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俗称五虎庙。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明洪武十九年(1386)重修,殿宇三间,进深九间,单檐歇山顶,现保存完好。
济源关帝庙
位于济源市区南6公里轵城中部,创建于金大定二年(1162),明清重修,座北面南,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105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和山门,整体结构仍保留金代特色。
南阳关帝庙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晁陂镇西南关帝庙村,有内有关羽等塑像,其无脊大殿远近闻名,雕饰多而精巧,常年香火不断。

十一、湖南省

湘潭关圣殿
位于湘潭市平正路,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现存建筑有大殿、春秋阁等。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于花岗石台基上,高约16米,结构复杂,雕饰繁多,精致大方,雄伟壮观。
永州武庙
又称关圣庙,位于永州市城内东山,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700平方米,砖木结构,歇山重檐式建筑,红墙青瓦,居高临下,甚为雄伟。

十二、广东省

揭阳关帝庙
位于
揭阳市区天福路。也称“武庙”,是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29年。关帝庙祀关云长,褒其忠义。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屋脊有花鸟嵌瓷,工艺十分精湛。前厅有八卦形藻井,雕刻有“桃国三结义”等题材的人物画,为广东省同类建筑所罕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中厅两边墙壁上嵌有石碑多处。其中有光绪初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疏奏慈禧及光绪帝为该庙赐盈额的碑文,对研究关帝庙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广西壮族自治区
武庙
又称关帝庙,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印山,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清康熙、同治年间重修。坐北朝南,四进院落,砖木石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130平方米,现存戏台、前殿、正殿、后殿、东西厢房等,布局对称严整,颇为壮观。
岑溪市关帝庙
关帝庙坐落在岑溪市南渡镇黄华河畔,与著名古祠邓公庙毗邻。庙宇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为硬山顶砖木结构,设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及天井等。前殿为黄色琉璃瓦面,脊顶装饰双龙戏珠,堂煌壮观。内外墙壁现存彩绘壁画十余幅,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画工十分精致。庙门额嵌一方石刻横匾,碗口粗的“关帝庙”三个大凸字,遒劲醒目,大门侧倾用磨光条石镌刻一幅寓意深长的楹联:“先武穆而功深汉水,后文宣而圣道配尼山。”庙前地坪雄踞一对精工雕刻的花岗岩石狮,是道光年间广东信士捐资建造的。后殿为拜祭关帝的处所,殿中关公雕像,高约2米,赤面黑须,仪态威严勇武,左右待从为关平、周仓立塑。 左厢仍保存道光年间重修碑记。关帝庙自建庙以来香火鼎盛,香烟长年缭绕不绝,朝拜香客甚众。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期,朝拜许愿游人、香客多达上万人,在当地已形成庙会,热闹非凡。因关帝庙的艺术价值及文物价值极高,而被定为岑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四川省

叙永春秋阁
位于叙永县城西盐店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殿楼廊庑,款式玲珑,布局匀称。主要建筑有乐楼、走楼、大厅、正殿、三官殿等,总面积2500余平方米。
资中武庙
又称关帝庙,在资中县城北重龙山下,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同治间两次重修。为坐北向南的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现存朝贡殿、钟鼓楼、正殿、三义祠、武星殿、启圣宫、左右厢房、长廊等建筑,布局严谨,雕刻细致,装饰精美,为一处难得的古建筑群。

十五、陕西省

孝义关帝庙
在韩城新城招商区孝义村,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1988年维修。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现存建筑结构保留元代风格。

十六、西藏自治区

关帝庙
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帕玛日山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主供关羽塑像,为汉族风格庙宇。

十七、香港特别行政区

文武庙
位于香港上环荷李活道,建于清道光年间,奉祀关羽和孔子。建筑青砖绿瓦,朱门金字,为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关帝庙。

十八、台湾省

祀典武庙
位于台南赤嵌楼南侧对街,俗称大关帝庙。始建于明永历年间,现存建筑系清康熙间重修。雍正五年(1727),此庙被列入祀典,故名祀典武庙,是台湾省最大的武庙。主要建筑有前殿、初拜殿、再拜殿、正殿、后殿等,气氛幽深庄严。



关羽简介

关羽(公元163年-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手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为自己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五十八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