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成功收复台湾起到清政府统治台湾期间,凡是设有府治或县治的地方都建造了孔庙。
台南孔庙是历史最久、最出名的孔庙,建于明永历二十年(1666),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它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揭开了台湾教育发展史的崭新一页,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从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孔庙内设立太学,培养出一批批在岛内颇有影响的儒学人才。随着清政府对台湾管理的加强,历任的巡台长官都亲自兼任台湾的学政,凡设立的府县大都在孔庙设立府县儒学,孔庙成了儒教的主要活动场所。
台南孔庙建筑庄严雄伟,主建筑大成殿供奉孔子灵牌,正上方悬挂着数块历代皇帝题写的横匾。殿内只有神位,没有神像。后殿崇圣殿供奉着孔子上下五代的神位。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每年的这一天,台南市政府都在孔庙举行祭奠孔子活动,各类人近万参加这一活动,堪称当地最大的盛事。
台北孔庙是在台湾排名第二的孔庙。台北孔庙始建于明末永历十九年(1665),为郑成功的参军陈永华倡建,后被日本侵略者毁坏。1925年,台湾人民重建孔庙,1939年竣工。因此台北原孔庙虽比台南孔庙早建一年,但现孔庙却比台南孔庙晚建273年。
重建的台北孔庙恢复到原来孔庙的壮丽面貌,被誉为“正统南中国式的孔庙”。每年9月28日,同样由台北市政府主持在此举行祭孔大典,仪礼均按古制,参祭者穿古服,献供品,舞八佾,奏大雅之乐,整个场面肃穆、庄严、隆重。
彰化孔庙始建于雍正四年(1726),历经扩建,庙貌辉煌。加上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当时的省府就设在彰化,所以,彰化孔庙曾一度成为台湾儒学活动的中心。可惜这个孔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现在的孔庙是1972年台湾人民在旧址重建的,它比原庙规模更大,更为庄严。
文武庙在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北岸,建成于1938年6月。庙随坡就势,分为三进,第一进供奉孔子,第二进祭祀武圣关公并加祀岳飞、神农大帝、文昌帝君等,第三进可俯瞰全潭景色。庙前牌坊为四柱三门三重檐歇山建筑,黄琉璃瓦覆盖,在夜晚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文武庙第一进至圣师殿,是全台湾唯一开大门的孔庙,殿内供奉着孔子年轻时的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