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乱世经霜历寒,祖宗之命谨守,化成大德,德成孔氏百代不衰;
传圣脉教书研礼,耄耋之身敬持,天佑唯仁,仁佑儒门千秋永续。
——柳河东敬挽
孔德成,字玉如,号达生,后以号代字行。民国9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生于曲阜孔府,系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公历6月6日)满百日时,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衍圣公爵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员待遇。是年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南京宣誓就职,获蒋中正委员长亲临祝贺。次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1827-1909)孙女孙琪芳女士。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尝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1937年7月初,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1948年曾赴美考察文化。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历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公职,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工书法,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也与同学共勉。
孔德成伉俪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五人,长女维鄂在美国,长子维益先卒,次子维宁,长孙垂长。
(维基百科)
台湾写真:“学不厌教不倦”的孔子后人孔德成
中新社台北三月二十五日电题
台湾大学文学院第十九教室。一位工作人员把两张桌子拼起,一边摆上一张藤转椅,另一边则摆上四张课椅,打开日光灯,因雨天而昏暗的教室顿时一片明亮。上课钟声响起,伴随着拐杖笃地的缓慢脚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孔德成教授在学生的搀扶下来到教室。
孔德成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一○五五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一九三五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把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也是仅存的世袭特任官。
这堂“殷周青铜彝器”课,虽然只来了两位学生,孔先生仍然十分认真地开讲,读起古文来抑扬顿挫、声音洪亮。为了讲解青铜器上的虎衔孩童花纹,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不时跟学生开个小玩笑,说到高兴处便爽朗地呵呵笑起来。
今年八十七岁的孔德成乡音未改鬓毛已衰,到台湾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大陆。他于一九五五年起就在台大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现在他在台大及辅仁大学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及“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他说实在是太忙,无法安排时间回老家山东曲阜看看。
谈到儒家学术的精髓,孔先生颤巍巍地在纸上写下“人”字。那握笔的手虽已苍老,却仍修长均匀,握笔时,一股文人风韵弥漫纸笔间。
他认真地对记者说,“最要紧的就是这个字,没有什么是离开‘人’而立论的。”听到记者说现在大陆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他说,“知”与“行”并重,这很好啊!
提及现在台湾许多年轻人不喜欢读古文,孔德成说,“我们应该创造学习古文的风气,最起码要把中国传统文化里做人的道理,灌输给年轻一代。我们是人,说话就应该诚实,要遵守诺言,做事业要有敬业精神。为师长的人不但要讲解,还要身体力行,做青年的模范。如果不把这些教给青年人,我们就对不起他们。”
孔德成的曾孙、孔子第八十代嫡长孙在今年元旦出生,孔德成斟酌一个半月为他取名“孔佑仁”。谈到小曾孙,孔德成脸上泛起慈祥的神色。对于孩子的未来,他说:“不论他以后研究什么学问,但既然是中国人,就要多念中国书。中国是有悠深文化的国家,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这丢人不丢人啊!”
作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负有传承孔子血脉及学说之责。对于“使命感”这三个字,老先生却大声连说“不敢当”,“中国人嘛,多念中国书就是了。”
除了授课,孔德成说他其余时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看,不胜枚举。”
年迈的孔德成先生每次讲课,都穿着整齐的西装,认真地打好领带。记者问他,每周上这么多课会不会太辛苦,有没有考虑停课休息。孔先生语气坚定地只说了一句话:我在这里都教了五十年了!
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谦虚、耿直、幽默、执着的孔德成,则身体力行着先人的这句话。(完)
台大校庆颁名誉博士学位给孔德成与丘成桐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十五日电)国立台湾大学今天 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与改制六十周年校庆,并在庆祝大 会颁发名誉博士学位给孔德成、丘成桐两位在人文、科 学领域学养深厚与成就卓越的学者,为校庆凭添佳话。
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学术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创新, 指导台大中文系、人类学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 方法研究古书《仪礼》,树立「科际整合」的典范。而 他毕生致力于弘扬儒家文化,提倡道德陶冶,影响无远 弗届,还促进国民外交,巩固邦谊成就杰出。
孔德成还历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主席团 主席、国立故宫暨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考 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职,对保存历史文物、推动民 主宪政暨国家社会的现代化,贡献卓越。
至于丘成桐,开创性的先驱研究,引领了许多重要 的数学及科学发展。结合了几何、拓朴、非线性分析、 代数几何、数学物理与相对论等重要领域,对人类的科 学与文化,影响深远。
丘成桐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并荣膺中央研究院 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外院士、俄 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获颁 多所知名大学荣誉博士,作育英才无数,对提升华人数 学研究不遗余力,贡献卓著,国内数学发展也因其协助 而受惠良多。
台大表示,孔德成及丘成桐两人的学问事功,足以 表率群伦,为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的最佳 典范,台大颁授名誉博士学位给两人,即在表彰他们卓 越的成就与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