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第二届“国际儒学文化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年11月24日10:52) 作者:小慧辑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儒学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韩国、台湾地区以及北京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多位学者参加。

  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的儒学研究、中国的韩国儒学研究、日本儒学研究以及韩国的儒学研究动向等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东亚儒学研究作了全面回顾与系统整理。

 

与会学者高度肯定中国儒学研究不仅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学术论著,而且在儒学重要概念思想的解释上也有了新的进展。如,在儒学慎独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父子相隐等重要思想的解释上有了新的理解。与会学者还对国内近年来的周易研究和周公摄政称王这一古史研究当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学者从中韩性理学比较的视角,对韩国儒学家对朱子学的发展以及韩国儒学特性等理论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以从儒学的基本范畴理气、心性情、礼仪、以图解说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韩国儒学对朱子学的发展,并指出韩国儒学具有重、重、重的特性。

  围绕日本儒学与日本思想的关系问题,与会学者指出:应将日本近世儒学、神道与国学、町人和农民的思想、兰学和洋学以及近世佛教等各种思想纳入分析的视野之中,把个案剖析与宏观梳理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纠正国内学术界将日本儒学与日本思想等同视之的偏颇。关于日本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与会学者还认为,近年来我国学界流传甚广的日本儒家资本主义的观点是由于将日本儒学等同于日本思想所致。其实,正像马克思·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与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的发生有密切关联那样,日本近世的某些宗教思想才是促进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一部分,还举行了韩国著名学者柳承国教授的《韩国儒学与现代精神》中文版首发式暨柳承国教授专题讲座。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