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都是古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但现在不少大学生对这些却比较生疏。青岛大学日前在驻青高校中首次将琴棋书画搬上课堂,并从全校海选各学院的尖子生来学习。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普遍缺失,“琴棋书画”等国学不应在大学生中曲高和寡,大学生需要好好补补国学。
19日晚6时,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在青大西一教311教室正式开始。与平时上课不同,上课的大学生手中的课本变成了笔墨纸砚,上课方式也变成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写毛笔字。青大美术学院副教授杨仲全告诫大学生好好学习书法,修身养性。30名上课的大学生在老师讲完理论课以后,立刻挽起袖子开始练起了毛笔字。这节书法课虽然上了3个小时,但却没有一个学生喊累。
在书法课之前,青大已经开设了围棋课和古琴课,每节课都能赢来满堂彩。“我是学理科的,以前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传统文化,但自从学了围棋、古琴、书法以后,就迷上这些东西了,现在没事就下下棋和写写字。”青大应用物理专业的鲁绪儒告诉记者。“目前全省仅有两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个在山大,另一个则在青大,琴棋书画课是这个教育基地实验班的授课内容之一,实验班的学生是从全校海选出的尖子生。”据青大老师卢文丽介绍,该实验班分两个班,每班限额30人,而且采取了初选、笔试、复试三轮考核办法,从全校各院学生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的成绩进行学习,最后选出的每名学生几乎都是班级前两名,而且都具有一技之长。
不仅对学生的要求高,所配备的老师也是高规格,青大副校长徐宏力亲自给实验班的学生授课,带领学生诵读《论语》、《老子》、《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还抽调了一些教授、副教授以及校外专家前来授课。而且该实验班不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学习外国文化,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在对实验班上课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以后,青大将逐步向全校学生进行推广,增强学校的人文气息。
“现在很多大学生会玩电脑,却写不好汉字;会唱流行歌曲,却不懂传统民乐;整天拼命学英语,却写不好作文;对中华文化缺乏系统了解。”青大音乐学院副院长祁慧民是古琴课的老师,她认为现在国学文化在整个教育系统里都开设很少,而且专业的师资力量也很缺乏,国学被很多大学生束之高阁,这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发展。
“琴棋书画这么好的传统文化,如果变得曲高和寡,那将是很悲哀的。”青岛市国学学会会长、青科大艺术学院院长邱振亮告诉记者,目前大学中的国学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的局面,国学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只要形成大学生普遍学习国学的热潮,才能解决传统文化的“断代”之忧。他还建议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贵在坚持,不要一味求新、求快,太过急功近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