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孔子七十九代嫡孙压力大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8年11月3日16:35) 作者:记者汪士淳
 

  孔子七十九代嫡孙压力大

  

    祖父辞世,孔子七十九代嫡孙孔垂长压力极大而大量掉发,左耳上方甚至秃了一块。记者汪士淳/摄影
   
  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这几个月来压力极大,大到头发秃了一块。在祖父灵堂里,一袭黑丧服的孔垂长谨慎地说:“我知道祖父遗下的奉祀官职务,不论历史、文化的责任都很重大,不过今后该怎么做我还不很清楚,家族里和政府应该会讨论一下!”
   
  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辞世了,由于孔德成长子孔维益已于1989年去世,“内政部”对于谁继承奉祀官之职有两个方案:由孔德成的次子孔维宁继承,或者长孙孔垂长继承。
   
  不过,不论孔维宁或孔垂长,态度都很低调。当前在黎明技术学院教授国文的孔维宁说:“当前言之过早,父亲才过去,也不好谈。”
   
  奉祀官的存续,过去朝野“立委”曾有异议。赞成维持者认为这是维护固有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且世界各国都知道孔子后人在台湾,当前两岸实力消长,以及微妙的道统传承思考之下,更应维持对孔子嫡系的尊崇。
   
  迈入现代,孔垂长当前的情况恰好反映了时代。相对于祖父、父亲及叔叔对于国学的精研,他从商,而且是在一家台商公司。孔垂长解释:“我所以会从商,是因为祖父那一代和我们这一代的环境及想法都有落差,我学商的想法是因为以后出社会,会比较实用。”
   
  孔垂长今年三十三岁,讲起话来轻声细语、没有商界气息,但长久以来优游自在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对于自己特殊血脉的文化意义,他坦言:“在成长过程中知道自己有个与生俱来的使命时,我内心里是有些抗拒的,但也只能无奈接受,这就是命运吧。”
   
  而孔德成与长孙同住二十余年,对孔垂长是否应钻研孔学一直没什么要求,一切顺其自然。长媳于曰洁说:“这是因为公公是谦谦君子,连对自己孙子讲话都很客气,什么事都不明着讲!”
   
  孔德成因为身体不好,已有数年未代表孔家参与孔子诞辰释奠大典。
   
  据了解,孔庙崇圣祠的家祭原先是由次子孔维宁主祭,2004年起孔德成却指示改由长孙主祭及代他参加释奠祭典,并说:“我这是有用意的!”
   
  “然而母亲和我都认为,爷爷还在时,担任释奠大典的奉祀官名不正、言不顺!”孔垂长回忆。他因此只在孔庙释奠大典之前崇圣祠的家祭担任主祭官。孔维宁则解释,原先由他主祭,但孔垂长大了之后,家祭理所当然地改由孔垂长主祭。
   
  孔垂长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孔子嫡长孙的身分,这是不能轻忽的,他决心多涉猎儒家学说,自我养成。
   
  这几个月来,孔垂长眼见爷爷的身体状况愈来愈不好,他心疼老人家即将离去,又思及爷爷在学术专精及成就,自己远远不及,压力就上了心头,头发也因此大量掉落,左耳上方秃了一块。
   
  虽说如此,一向低调的孔垂长对于未来的发展,言辞间依然平和。他说,要以平常心面对未来,他会继续留在原先的工作岗位。
   
  【记者何明国/台北报导】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病故,谁继承奉祀官之职?“内政部”表示将等孔家完成治丧之后,再与家属讨论决定。
   
  “内政部”民政司长黄丽馨表示,奉祀官的设置是1935年“行政院”发布的命令,至今时空环境有很大的变化,而奉祀官领的是部长级的待遇,这些都有加以讨论的必要,不过在孔家治丧期间,不宜讨论这些问题。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