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下陆区探索“国学教育”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来源:黄石日报 (2008年12月1日11:52) 作者:左聪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近日,记者走进下陆小学,伴着清晨清风,耳边传来阵阵琅琅的童声。使人不知不觉地浸润在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近几年,下陆部分小学通过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以传统节假日为契机,配合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形式,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传统文化之花在下陆尽情绽放。
  
  传统文化校园受宠

  传统文化进校园,下陆小学作了有力的探索。


  2006年以来,下陆小学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古典诗词吟诵正在校园内形成传统。 


  知道能行是下陆小学校训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德育的目标首先是做一个好人,这就是知道的基本内涵,其次才是做事的能力,也就是能行’”,校长张昌元告诉记者。

  
  传统文化教育不是板起面孔教训人,下陆小学的教师们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抓住孩子们好奇心强、爱玩的天性,创造条件让他们跟传统文化亲密接触,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大餐。


  在教育活动中,下陆小学引导学生进行节俗的调查,激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元宵节的灯谜令学生兴奋,也迷倒了许多家长;清明节的扫墓让学生懂得追宗溯祖,缅怀先烈;端午节的粽子、除夕夜的饺子增进了亲情,学会了生活;感恩九九(久久)活动教会学生要知道感恩;观星大比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寄语中秋月大型文艺活动,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提供了一个舞台,为弘扬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平台。


  目前,包括下陆小学,下陆区有长乐、马泉寺、老鹳庙、有色等共5所小学推广国学课程。另一方面,主动邀请教育专家、社会学专家、五老讲师团成员,走进校园传经送宝,释疑解惑。 

    传统文化教育进家庭

  为了让每一个家庭感受到学校的用心,感受到自己孩子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进步,部分学校建立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长开放日制度。诵读经典诗文时,学生家长同台竞赛。过传统节日时,学校创造条件,让学生和家长在一起,也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参加完下陆小学举办的家长开放日后,有家长这样评价:忘掉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无源之水,希望学校能坚持举办类似活动,孩子只有记住历史,才能展望未来


  下陆教育局党委书记刘克涛告诉记者:一方面,下陆支持学校走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四进社区、”“十大不文明行为劝诫等活动,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和进步,以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来影响市民,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主动邀请教育专家、社会学专家、五老讲师团成员,走进校园传经送宝,释疑解惑。
  
  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为了全面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下陆区制定了《下陆区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提出了一二三四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思路。即一个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强化两项服务”服务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于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推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四项教育”经典诗文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传统礼仪教育和孝文化教育。


  为此,教育部门改革了传统的考核学校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建立了融教学、德育、体育、文化、卫生、学生行为等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


  怎样全面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陶慧芬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创新方法,增强传统文化教育活力。教育部门要运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结合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载体,搭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可以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创新机制,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