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全民孔子计划的大跃进
来源: 燕赵都市报 (2009年1月18日9:15) 作者:祁非

   

    2008年我们依然延续着对孔子的追逐。

  胡玫版的电影《孔子》热拍,13万网民海选男主角;四天一所的超常规发展,仅去年又有80所孔子学院落户海外;张艺谋版的奥运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在全世界面前上演了豪华版的《论语》;甚至连韩国也开始抢夺孔子,称孔子、西施都是韩国人。

  日前,国内某知名网站也赶着凑热闹,推出“全民孔子计划”,任何人都可以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主办方希望该跨年度活动能够为普通人提供一个自由解读孔子的平台。

  于丹说,每个人心目中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孔子,这和网站主办方的目的似乎不谋而合。而于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把孔子请下了“神坛”,让他做了“心灵鸡汤”式的心理医生。而张艺谋的“狡猾”则在于,孔子被他进一步地符号化和意象化,就像他的“大红灯笼”和“红高梁”一样,成了张艺谋特有的语言符号。

  其实网站的初衷除了抢夺眼球外,也想与这种垄断的话语方式对抗,从而打造蓬蓬勃勃的草根版孔子。

  这种想法不错。持续多年的“国学热”中,本来真正具有广泛社会基础且长盛不衰的就是“孔子热”。而“孔子热”的持续升温,代表了一种重续文化根脉、从传统中寻找面向未来的精神动力,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或经典作家不论多么伟大,在当代条件下,都是冷漠的,束之高阁的,或者说是“死”的,除非用当代语言和概念让它“复活”。对于孔子及其儒学思想,除了社会某些专业人员用来进行学术研究和做高头讲章的资源外,它确实也应该成为贴近大众、影响大众、熏陶大众的文化滋养。

  当然,在孔子“全民化”过程中,由于人的知识素养、兴趣爱好乃至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孔子”的现象,甚至产生少数人“恶搞”孔子、曲解孔子、亵渎孔子等极端行为。

  一般来说,越是被神圣化的东西拥有的虚假光环就越多,也越容易被供在高高的祭坛上不容人置喙。因此,网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孔子撩胡须、拍面颊、抖衣袖,“肆无忌惮”地打量孔子、揣度孔子,尽管有“无礼”之嫌,但只要是善意的、不出格的,则不能与“恶搞”、“亵渎”画等号,反而有可能在“全民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剥除了“学术化”圣人身上的“油彩”,将孔子“还原”为自己心目中更加生活化、平民化的孔子形象。这其中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只是我们在对孔子“去神圣化”的过程中,能不能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心平气和,放慢一些我们对孔子资源采掘的速度呢?

  作家韩少功日前去某大学讲课,顺便调查了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结果读过3本以上法国文学的学生仅有1/4,读过《红楼梦》的学生仅有1/5。而他们都是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整个国家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就更可想而知了。

  作家冯骥才说,一个国家没有精神高度不行。如果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没有神圣感,这个民族就完了。而孔子和儒学思想正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精神内核和解读国人精神世界的图谱。

  当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孔子,一定有许多东西需要被时代剥离———比如,作为等级制度和家长制度看门人的孔子;但是也有很多东西历久弥新需要我们珍视———比如,作为生活导师和政治哲学家的孔子。

  如果说,孔子是一头巨象,那么对孔子采取什么态度,就完全取决于你摸到了这头象的什么部分。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孔子”,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孔子”。而不要在越来越喧闹的孔子热,在越来越五花八门的解构手段中,迷失了走回原点的路径,也丢掉了感受纯净的心。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