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成立我国内地首家国际儒学院后,昨日下午,我国西部高校第一所国际儒学研究院在四川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该院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四川大学共同办学,旨在打造西部地区儒学教育与研究的中心,为中国传统儒学的研究、教育和普及发挥积极作用。
整合资源 舒大刚任院长
在昨日的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成立典礼上,四川大学宣布了该院第一批主要领导。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出任第一任院长。
“过去儒学一直隶属于文史哲的大范畴,没有独立定性,四川大学拥有的第一个‘中国儒学’博士点也设置在历史学帐下,但是国际儒学研究院的成立将打破这一局面。”舒大刚强调,“在过去的3年里,四川大学已有儒学硕士和博士毕业,新成立的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聘请蒙默、林向等诸多四川大学老教授为学术顾问,主要进行研究生培养(硕士和博士),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史、哲各类经典,还将不时邀请川内外儒学名家客座讲学,力争研、学同步发展。”据介绍,“长衫教授”李里也可能被邀请到该院授课。
据介绍,四川儒学文化博大精深,“白玉黄钟”之誉的李调元,“川西夫子”刘沅……蜀学一度蔚然成风,在中国儒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篇章。而背靠锦江书院、尊经书院,拥有悠久儒学传统的四川大学人才辈出,“蜀学鸿儒”廖平、爱国志士张澜等都曾经是尊经书院的学生。
正是在如此深厚的儒学文化的涵养下,我国西部高校第一所国际儒学研究院应运而生。
编纂《儒藏》 堪比《四库全书》
舒大刚告诉记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展开《儒藏》的编纂工作,从1997年至今,中国孔子基金会每年都会投入50万元经费用于《儒藏》的编纂,经过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数十位同仁的呕心沥血,目前已经出版了180册,儒学院成立后也将承担起相应工作。
据了解,明清两代就有学者提出编纂《儒藏》的建议,但因工程浩大,没有能够实行。《四库全书》虽然有《儒藏》之实,但也不能完全代替一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超越政治标准、文化眼光和历史局限的具学派性质的儒家文献典籍之汇编大全的《儒藏》。
据悉,《儒藏》编纂工作组计划2009年完成《儒藏》史部“国学”“府学”“书院”等共78册的编纂校点工作。编纂人员将力争2015年完成《儒藏》编纂出版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