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济南修缮府学文庙 明伦堂将成“国学讲堂”
来源:齐鲁晚报 (2009年3月4日15:15) 作者:黄振终辑

 

府学文庙大成殿屋顶彩绘十分精细。

    济南府学文庙正在加紧修缮中,目前整个工程已完成大约70%。其中,重新修复的明伦堂有望成为日后传播国学的讲堂,为此还进行了特别设计。这是记者日前从主持修缮的专家口中获悉的。
    
    窗格上漆5道工序
    
    走进府学文庙,院内堆放着一大堆麦秸灰,还闻到一股特别的建筑味道。府学文庙修缮保护工程技术总监、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陈宾说,麦秸灰由石灰和麦秸搅拌而成,通过石灰发热可软化麦秸秆,使黏合度增强。本次重新修缮文庙工程中,采用的类似传统工艺比比皆是。
    
    在大成殿南面大院,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排廊庑,工人们正将刷有红漆的木窗格再用砂纸打磨,之后将刷上桐油晾晒。陈宾介绍,仅为窗格子上漆,前后至少要走5道工序,每两道工序之间还需间隔一定时间。
    
    部分景观与“三孔”相仿
    
    本次府学文庙修缮工程量巨大,共修缮和恢复单体建筑及构筑物达36处。沿南北中轴线共组成七重院落,其中最大的大成殿高13米多,面阔9间,间数与“三孔”大成殿相当,属于现存府一级文庙中单体建筑最大的一座。
    
    除大成殿,济南府学文庙中也有“棂星门”、“泮池”等“三孔”景观,且形制、字体及布局均与“三孔”相仿。在“泮池”以西有一块长约3米、高约1.5米的大石碑,上刻“太和元气”4个大字,与“三孔”太和元气坊的“太和元气”字迹如出一辙。据府学文庙修缮保护工程技术总监陈宾考证,两个地方的“太和元气”均为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抚副都御史曾铣书。其中,济南府学文庙写于二月,曲阜“三孔”写于同年三月。
    
    明伦堂将成为国学讲堂
    
    据了解,本次修缮府学文庙的费用在4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不包括土地置换),目前整个工程已经完成大约70%。如果搬迁顺利,全运会之前将可对外开放。
    
    本次修缮工程中,依照史料在大成殿北面原址上恢复明伦堂、尊经阁两处大殿。陈宾认为,文物修缮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今后如何将府学文庙“使用”起来,不管对于文物保护、发展旅游,还是对发掘文物自身的价值都至关重要。他计划今后将明伦堂作为一处国学讲堂,供对国学感兴趣的青年学子和普通市民在此听课。为此,建设中采取了减柱设计,以加大课堂空间;另外,尊经阁是府学文庙各建筑中最高的一座,原来用于存放儒家专著,本次恢复后,将作为人们登高望远,俯瞰大明湖和文庙景象的一处制高点。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