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代儒学》 >> 正文
《孔子学说的当代价值》系列讲座之一
来源:晋儒学会秘书处 小黄 (2009年4月27日10:44) 作者:贾陆英

——孔子人生哲学的启示

时间:2009411

主讲人:贾陆英

 

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我们文庙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第二讲开讲,今天为我们讲座的是原太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贾陆英先生。先生旁边在座的这位同学是太原理工大学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我们以后和在座的各大学的学生都要保持联系,推出你们学校的学生主持这样的节目,形成一个先生和学生的良性互动。预祝贾老师讲座成功。

主持人:亲爱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讲座。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给予了中华民族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讲座,就是关于孔子人生哲学的思考。

本次讲座的贾陆英老师,原任中共太原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太原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西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传播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太原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是中共太原市第八届市委委员,市十一届人大代表,曾荣获太原市先进工作者、太原市模范组织工作者等称号。老师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曾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上发表论文、评论、杂谈、调研报告等百余篇。其中《论在改革和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被大型理论文献《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收录。接下来,让我们以掌声邀请老师为我们讲座。

 

老师:各位朋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就《孔子人生哲学的启示》这个话题,和大家交流探讨。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语行事的书,是我们中华文化不朽的瑰宝。我的这个讲座就以《论语》为基本依据,来探讨孔子的人生哲学。孔子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位圣人,其实他并不神秘,他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我们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爱有恨,有成功有失败的普通人。我们说他伟大,是因为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照亮了人生的道路,给予我们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一)孔子的人生自述

我们讲孔子的人生哲学,首先要涉及到孔子自述他自己一生的这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转瞬即逝。古往今来,人们在感叹光阴似箭的同时,更体悟到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可贵。那么,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一个人怎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看看孔子的人生自述,将会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这段话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是一段著名的人生格言,是孔子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所讲的,是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他强调了自己从15岁到70岁生命历程中间几个特别重要的阶段,以及在每一个阶段中,应当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这一段话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指导人生的坐标,提供了一面参照对比的镜子。

“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强调人在青少年的时代,就要立志学习,这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学什么呢?孔子认为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最近钱文忠教授正在《百家讲坛》讲《三字经》,《三字经》的精神就是传承了儒家思想,主张从小首先学做人的道理,然后第二位才是学习历史,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走好了这一步,才能为一生的成长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十而立”,就是说,一个人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懂得社会规范,自觉地按照社会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去办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立”这个字的含义,有许多人把它理解为成家立业,这样理解是不确切的。从字面上讲,这个“立”字就是站立。孔子在这里具体指什么呢?就指要立于礼。礼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孔子强调只有遵循礼的规范,做人做事才能把握住自己。当今社会,我们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四十而不惑”,就是说一个人需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历练,才能够通达做人做事的道理。“三十而立”以后,还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甚至于挫折和失败,你才能够深切地懂得到底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样,你才能真正站得住、立得稳。现在,外面的世界确实是很精彩,但是也到处充斥着诱惑和陷阱。所以在是非、荣辱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五十而知天命”。对于天命这个词,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呢?从古至今也是众说风云,莫衷一是。从《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对于鬼神之事是持怀疑态度、存而不论的,孔子从来就不讲“怪、力、乱、神”之类的事情。因此他所讲的天命,我认为不应当作神秘主义的理解,既不应当把它理解成是“宿命论”,也不应当把它理解成是“天志论”,因为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自述他知天命的年龄是五十岁,他又讲,“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他知天命的这个年龄段,也正是他认真研究《周易》的时间。从这里我们可以推知,孔子讲的“知天命”,应该是通晓《周易》的天道、地道、人道。所谓天道、地道、人道,按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指认识和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

“六十而耳顺”。所谓耳顺,就是能够听的进去各种意见,把毁誉置之度外,对好话和坏话都抱有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难的,因为他体现了一种心境的平和,胸怀的宽广,是修养达到很高的程度才能够做到的。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原是韩国的外长。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以后,新华社记者对他做了专访,当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钱包,里边装着一个卡片,上面就写着孔子这一段人生格言。他对新华社记者讲到,我现在60来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耳顺的阶段,我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尤其需要做到耳顺,因为联合国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声音都能听的进去,这个大家庭才会和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而言,是指思想的自由,这是对做人的道理有一种高度自觉的体现。“不逾矩”是就外部世界而言,是指做任何事情都不超越、不违反社会的规范、规矩,在当时就是指“无违于礼”。一个人,只有从内心实现了对社会规范的认同,才能把这种认同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达到内和外、主观和客观辩证的统一。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思想的自由并不是胡思乱想,想怎么就怎么,而是指他对社会的规范有了高度的自觉和认同,因此他的言行再怎么自由地发挥也不会出格。所以这个“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内和外、主观和客观高度辩证统一的结果。

 

突出这几个时间段,主要是强调人的成长进步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实际生活的磨练,需要阅历的不断增长。我们学习领会这一段话,要着重把握的是,孔子关于人生历程中应当认真做好的事情和努力达到的目标要求,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因为当今社会的时间节拍非常快,节奏非常快,我们应该和当今时代的节奏合起拍来,让生活过得充实而富有效率,快乐而充满阳光。

 

(二)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司马迁对孔子有一个评价,称孔子为“至圣”。他把孔子和那些君王进行对比,说天下的君王太多了,他们活着的时候很荣耀,但是死后就无声无息,被人遗忘了。而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流传了十几代,而学者们仍然以他为师,他的影响还那么大,以至于天子也好,王侯也好,他们在讨论《六艺》的时候,还要以孔子的说法为标准。经过这样一个对比,司马迁得出结论:“真可谓至圣也”。“至”是“最”的意思,他认为孔子是最高的圣人。他还引用《诗经》中“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孔子的品德和思想,表达了自己“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的真诚愿望。就是说,我虽然达不到孔子那样的高境界,但是,我的心是向往这个境界的。康熙皇帝对孔子题了一个匾,称他为“万世师表”,这个评价是非常恰当的。

那么,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他的头脑中固有的吗?也不是。孔子自己说的非常清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学而知之”。“好古”,就是对古代留下的文化典籍非常喜爱,“敏以求之”,就是非常勤奋敏捷地去学习,去追求、探究其中的道理。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就是说即使在有十来户人家这样的小村子里,也必然会有像我孔丘这样讲忠信的人,但是未必有像我孔丘这样好学的人。因此我们说,“好学”、“有恒”、“学而不厌”,这就是孔子有别于他人,有长于他人的地方。孔子的学问是靠学习,靠后天的勤奋努力获得的,不是生而知之。

孔子一生非常坎坷。他的祖先是商汤的后代,宋国的贵族,地位非常显赫。但是后来遭到了权势迫害,家境就衰落了。为了避难,他的祖上就逃到了鲁国。他的父亲是鲁国的一个武官,地位不高。宋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恰恰是当时保存商周文化最多的地方,这对孔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子幼年,他自己讲叫“贫且贱”,这个“贱”字,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贬义,不是卑贱的含义,而是指社会地位很低。他三岁父亲去世了,17岁母亲去世了,幼年时代生活是很苦的。但是他从小就喜爱读书,深受商周文化,特别是周公之礼的影响。史书记载孔子从小玩游戏的时候,也是在表演行礼。到了青年时代,他仍然处于社会底层,看过仓库,喂过牲口,从事的是当时社会底层人做的工作。孔子15岁立志做学问,矢志不渝,终身持之以恒。30岁的时候开始聚徒讲学、教书育人。50岁左右担任过一段鲁国的官员,时间不长,是有政绩的。但是他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他的所作所为不可能长久。55岁的时候,他开始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是希望能够从政,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在那样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的主张不为所用。68岁回国,73岁去世。这就是孔子一生大概的人生经历。

孔子对我们民族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学术思想上的贡献。他晚年倾其所学,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历史记载叫做修《诗》、《书》,定《礼》、《乐》,序《易经》,作《春秋》。当然在这方面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说,孔子虽然不可能把这些事情由他一个人全部完成,但是,他和他的弟子们对这些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传播,发挥了杰出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正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他把学习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们知道《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这就是孔子切身的感受。现在,有很多人,包括在座的一些同学,把学习当作是“苦差事”,一提学习就感到很苦。也有一些人仅仅把学习当成“敲门砖”,当成谋生的工具,这样的境界就过于功利化,有些低了。而孔子却把学习当作一种人生的乐趣和生活方式。他这样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他对学习态度上几种不同境界的认识和评价。“知之者”,就是学习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点知识,满足于“我知道了”,这个境界是比较低的。“好之者”,就是对学问有一种喜好,有一种追求,这就比“知之者”进了一步。然而,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是最高的境界。《史记》记载,孔子晚年学习研究《易经》,“韦编三绝”。当时的书是竹简,需要用绳子把它编起来,叫“韦编”,孔子反复翻阅竹简,竟然把“韦编”多次折断,他学习的刻苦认真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有人问孔子的学生说:“你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告诉他:“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个人立志读书,用起功来连吃饭都忘了,获得知识以后,高兴得连忧愁都忘了,甚至不知道衰老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孔子对自己的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他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注重学思结合,求真求新。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对古代的文化,他非常笃信而喜爱。但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他有一句名言,我们现在仍然经常引用,就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学而不思,死啃书本,缺乏智慧的思想,就会迷茫受骗,学的再多也没有用。而不学习,却在那里苦思冥想,就会缺乏信心,那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就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孔子自己也好,他教学生也好,就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就是指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所谓“知新”,就是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思考,经过自己头脑对典籍的思考,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如果没有新的认识、体会和概括、总结,孔子怎么能成为人类杰出的思想家呢?自古名师出高徒,但孔子的老师是谁?不知道。学生讲,孔子学无常师,他是自学成才的。孔子很注重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他的经验之谈。孔子还注重向实际生活学习,他来到周公庙,事事向人请教,有人就讥笑他不懂礼,孔子却说,不懂就问,这才叫礼呀!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一直启迪着人们,注重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会有“学问”。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号召共产党人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以此去洗刷唯心精神。总之,孔子的学习,第一是注重向书本学,这不是死读书,而是温故而知新;第二是注重向他人学;第三是注重向实际生活学。这就是孔子学习的态度。文化大革命中间,有人批判孔子,说他教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实在是一种无知。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习要实实在在,言行一致。他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有局限的。有我们懂得的东西,也有我们不懂的东西。只有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能通过学习变不懂为懂。这就是“是知也”的道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现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提高的过程。如果不懂装懂,就阻塞了自己继续学习和进步的道路。孔子认为做学问和做人要相一致,他强调“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君子的行为比言语更重要。你做得到再说,做不到就不要说。不像有些人,没做之前先吹一顿,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他还强调“过则无惮改”,就是说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有了错误不改正,才叫做真正的错误。

综合起来看孔子的治学之道。我想概括这样三句话:一是学而不厌的求知欲望,这是学习的动力源;二是学思结合的求真精神,对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追问为什么,搞清楚为什么,求得真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这才叫学到了真正的知识;三是学用一致的求实态度,学是为了用,为了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与用要相结合。正因为如此,孔子登上了他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的高峰。勤于学习,加善于思考,再加丰富的人生阅历,塑造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这里我还想指出一点,孔子所强调的行,主要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对于我们今天来讲,还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调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每一个人成长进步的规律。

 

(三)诲人不倦:孔子的人生追求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颜渊、子路在讨论志向问题的时候,子路很直率,就反问老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孔子回答了三句话,叫做“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三句话,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了孔子“泛爱众”的仁爱思想。让老年人得到安逸,让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人怀念自己,这三点看似平常,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的。这个志向也就是孔子所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理想。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当时统治者所采用,为了弘扬他的道,他选择了教书育人。

孔子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教育为职业的儒者,就是以教育为生。孔子之前学在官府,他也是最早聚众讲学,使学术大众化的教师。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启了讲学游说之风的士人。就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孔子也是最早把文化推广到大众中去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为了纪念他,联合国设立了孔子奖,美国的加州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把孔子的生日——928日定为教师节。现在,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创办仅4年多时间,全球已有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突破4000万人。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并且终身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招收学生,不论贵贱贫富,凡来求教者,一律用当时最名贵的典籍《六艺》来授课。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其规模和影响之大。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受教育是贵族享有的特权,而孔子对前来求学的人,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给予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我们民族人文素质的进步,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

孔子的学生五花八门,他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启发式教育。一部《论语》,生动地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互问互答,交流探讨,举一反三,教学相长的许多故事,而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提高,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他是那样平易近人,又是那样高深高明。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循善诱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欲罢不能”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的成效,使人想不跟着他学也做不到。孔子学生中最有名有十几个人,有的品行高尚,有的善于言辞,有的会治国带兵理财,有的精通诗书礼乐,他们各展其长,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孔子教学,以育人为本。他的教学宗旨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既是他自己的人生准则,又是他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教学生最根本的学问,是“道”、“德”、“仁”,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是人的思想品德。“艺”指的是孔门的六艺之学,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综合起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又包括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德才兼备的教育。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提升以“仁”为核心的人生境界,以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孔子的恒心和执著使他获得了成功,成为后人所敬仰的万世师表。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围绕着这一件事,社会上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讨论得非常热烈。其中有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我认为这一场讨论的实质,是如何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如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如何使我们的教育从小抓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孔子的教育思想,自古以来“幼儿养性,童蒙养正”的教育传统,强调从小要把做人的道理作为第一位来进行教育,这对于我们解决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四)内省不疚:孔子的人生态度

孔子在回答为什么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做君子时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的根本原因,是审视自己感到没有愧疚。有一句俗话,叫“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孔子在这里所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一种人生修养的境界。做人问心无愧,心地就会坦然,心胸就会豁达,心境就会祥和、清净,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这就是孔子的人生态度。

那么,人在那些方面容易被忧愁、恐惧或者诱惑所困扰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处理己与人的关系上,也包括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我们总是抱怨他人,总是抱怨社会,那就不可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也不可能摆正自己与社会的位置,其结果只能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孔子告诉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不怨天,不尤人。”我们经常使用的“怨天尤人”这个成语,就出自《论语》。孔子多次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病无能馬,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说君子对人对事,总是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多要求自己,多充实和提高自己,立足于自立、自强、自尊。只怕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这是一个做人的大道理,后人把这个大道理概括成“反求诸己”、“反躬自省”、“反躬自问”等等成语,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中国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人称当代的保尔,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她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了。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总是埋怨,老天为什么对我不公?为什么把这样的命运降临到我身上?也有的人埋怨自己的父母。特别有些年轻女孩不太漂亮,也埋怨父母一辈子,父母能决定这样的事吗?但是张海迪不是这样,她在残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没有沮丧,没有沉沦,而是抱定了一个信念,我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的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她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张海迪成为青年的楷模,成为道德的力量。去年11月她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接替了邓朴方。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学生,或者是今年,或者是明年,后年就要面临就业的问题,当前正是金融危机,就业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希望大家也抱定“不怨天,不尤人”的思想,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社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又适应社会需求的路子来。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如果一个人总是见利而忘义的话,那么就难免会陷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泥潭。孔子强调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就是说在看到可得之利时,一个君子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合乎道义,自己该不该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被有些人误解,说是“君子讲的是义,小人讲的是利”,这是不对的。这个“喻”字,指的是通晓、明了。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事当前,君子所明了、考虑和顾及的是义;小人所斤斤计较的是利。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他认为,利益和富贵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这一点孔子并不否认,他也不反对人们谋求正当的利益和愿望,这是需要讲清楚的。他所反对的是那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对于利益和富贵,他主张“义然后取”,取之有道。对于不合道义而来的富贵,孔子把它比作天上的浮云,不屑一顾。很显然,孔子的主张是:义字为先,义利相济。但是这个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在我们中华文化中长期争论不休,到了宋代,提出一个口号,叫“存天理、灭人欲”,把“义”和“利”、“天理”和“人欲”绝对地对立起来,这样就导致了国人思想的僵化,人们耻于言利。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对此,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深刻地汲取这个教训,坚持义利并举,义统帅利的原则,既要保护人们合法的利益,又要反对那种损人利己、谋取不义之财的行为。同时也要搞清楚,近代以来人们把这一责任归咎于孔子,作为批孔的一条重要理由,这是不对的,必须予以澄清。

第三,我们容易被恐惧。忧愁甚至诱惑所困扰的地方,还体现在如何处理苦与乐的关系上。如果一个人吃不得苦,那就难免被困难所吓倒,成为经不起风浪,抗不住压力的懦夫。《论语》里记载了两件事,一件是孔子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胘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说,虽然吃粗粮,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睡觉,但是乐在其中。这是他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一件是孔子称赞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的生活,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苦和忧愁,颜渊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这也是他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这两个故事充分反映了孔颜师徒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在学习和追求道德理想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他告诉人们,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才能建立起一种高尚的、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与快乐,孔子告诉我们,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有三种。“乐节礼乐”,以遵循礼乐的调节为乐;“乐道人之善”,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乐多贤友”,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乐,这三种快乐是对自己有益的快乐。“乐骄乐”,以骄横放肆为乐;“乐佚游”,以闲游闲逛为乐;“乐宴乐”,以吃喝无度为乐,这三种快乐是对自己有损的快乐。我们绝不能只顾贪图快乐,而不辨其损益。

孔子强调,内省要有一个尺度,就是恪守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谓德也,其至矣乎”,就是把“中庸”看作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庸”的内在尺度就是“仁”,外在标准是“礼”。内心有仁爱思想,行动上遵守礼的规范,就是符合中庸的要求。他主张人们要“克己复礼”,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归仁”。这对于我们今天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严格依法办事,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礼的具体内容是变化的,孔子当年所说的周礼,今天已经过时了。但是,孔子强调社会需要礼来规范,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任何一种社会,都需要有道德规范,当今社会也不例外。一个人,只有达到了自觉遵循社会规范这样一种境界,才能实现身心的和谐,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这就是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才是幸福、快乐人生的真谛。

 

(五)博施于民:孔子的人生理想

在春秋末期的乱世之中,许多有才华的人选择了消极避世,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隐士,孔子却怀抱着热心救世的态度,风尘仆仆,奔走呼号。所以那些隐士们就向孔子泼冷水,讽刺他,讥笑他不识时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这句话,恰恰道出了孔子的执著和坚忍不拔。

《论语》中最能代表孔子人生理想的,是这样两句话:一句叫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一句叫做“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认为,能够修养自己,并且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这不仅仅是符合仁道,而且是更高境界的圣德,就是尧和舜那样的圣人也难以完全做到。

在《论语》的“颜渊”和“尧曰”两篇中,孔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四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民生问题,具体说主要是粮食充足,民以食为天。第二件大事是国防问题,就是要军备充足。第三件大事是教育问题,他强调要重视丧祭之礼。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为什么又重视丧祭之礼呢?他是借助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通过丧祭之礼这种仪式,来推行他的孝道和仁爱思想,这就是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因此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第四件大亊是民心问题,要取信于民。孔子认为这是立国之本,是最重要的一条。他说哪怕缺少粮食,缺少军备,也不能丢掉民心,丢掉了民心,必然会垮台。

那么,怎样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认为必须实行德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就是说,为政者要靠品德高尚来实施领导,要有高风亮节,有了高风亮节,才会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就好像天上的北斗星,满天的星斗都会围着它转动。孔子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都是强调为政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为政者的仁德呢?”在《阳货》和《尧曰》两篇中,孔子突出强调了六个字:“恭”,就是敬业,为政者要恪敬职守;“宽”,就是容人,待人宽厚。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为政者没有宽广的胸怀是不行的;“信”,就是守信用,为政者要说得到,做得到;“敏”,就是勤奋敏捷,思路清晰,为政者办事要讲求效率;“惠”,就是恩惠,为政者要给民众看得见的实际利益;“公”,就是公正,为政者只有坚守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令人信服。这六个字,对于我们当今时代的领导者来讲,也是字字重千钧。孔子还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恶”的具体要求。他所尊崇的五种美德,一是“惠而不费”,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给民众以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比如民众最想得到的是一套适合的住房,你给他提供住房,他就感到很满意。你给他提供高级小轿车,他买不起,不满意,就是浪费了。二是“劳而不怨”,就是从民众的实际和意愿出发,去让他们劳动。有一些乡镇干部,管起农民怎么种地来了,本来这块地农民就知道种高粱最好,他非要让种小麦,结果收成不好,劳民伤财,农民有怨气。三是“欲而不贪”,为政者要想成为有仁德的人,就不要贪图名利。搞那些政绩工程,或者以权谋私,你的仁德就丧失了。四是“泰而不骄”,就是对待民众既要安泰矝持,又不骄傲怠慢。五是“威而不猛”,就是既要庄重严肃,使人有敬畏之心,又不蛮横凶暴。他所摒弃的四种恶政,一是不教而杀。教育人是领导者的职责,你不教育他,不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去惩罚他,杀戮他,这就是残忍。二是不戒视成。你当领导,不事先告诫下属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做到什么标准,就硬要他拿出成果来,这就是暴躁。三是慢令致期,自己玩忽职守,督办不力,却要下属到期达到很高的要求,这就是害人。四是出纳之吝,需要给与下属的好处,过于吝啬,这就是有失体统。

孔子的政治理念是什么?最集中的表达就是四个字,叫“允执其中”。这是尧传位给舜的时候讲的一句话。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是从哲学的范畴来讲,指的是“度”。凡事过犹不及,要把握好这个度。第二是从伦理的范畴来讲,指的是人的品德。把这个度的概念运用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言语行动都能把握好度,把握好分寸,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三是从政治的范畴来讲,指的就是公平。允执其中,就是指为政者要坚信不疑地把握住公平的原则。孔子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就是要全面地看事物,既要看到过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及的一面,这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用其中于民,就是要在全面分析事物利弊得失的情况下,加以综合,运用中道,坚守住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才能处理好民众的事情。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則鸣”。孔子所说的“公则说(悦)”,就是强调只有公平公正,才会使百姓心悦诚服。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是最重要的价值理念。

在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身为一介布衣,他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他徒报大志,唯有感叹而已。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君的身上。这也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从精英到普通民众的一种普遍的美好愿望。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样一种美好的愿望,是靠不住的。我们今天找到了实现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正确途径,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想的实现,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靠法制,靠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靠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治国方略前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