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著名学者钱文忠来沈讲学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09年5月16日13:22) 作者:范晓妮辑

 

515,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在沈阳度过。上午,他在中华剧场的讲座受到热烈欢迎;下午,在新华购书中心的签售更是得到热捧。在读者见面会上,他向沈阳的读者深深鞠躬表示谢意。

  背全《三字经》的有几人

  钱文忠开始讲《三字经》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对他说:三字经这么熟,还讲它干什么?真的很熟悉吗?钱文忠在大学里做了一个调查,请大学师生背诵《三字经》全文,很多人在背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似,习相远……”之后再无下文。调查的结果是,能完整背下《三字经》的人少得可怜。

  钱文忠说:《三字经》是国学的启蒙读物,竟然有那么多人背不出。这样的调查结果更坚定了他的判断:普及国学太重要了。《三字经》不过千余字,但钱文忠整整讲了42集。他说:原来我的想法也是《三字经》蛮简单的,可讲的时候却发现不好讲。比如,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谁说的?孔子没说过,孟子也没说过。

  在讲《三字经》时,钱文忠很少讲它的现实意义。他认为《三字经》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它一定是超越时空的。如果过多地讲现实意义,就会使经典迁就当代人。我们对经典、传统应该是很谦卑的态度。

  国学热中警惕有

  《百家讲坛》热播后,国学热也骤然升温。在钱文忠看来,到底是《百家讲坛》热了国学,还是相反?很难得出结论。他说:《百家讲坛》办了很多年了,之前有杨振宁等很多大学者讲过,为什么没红呀?难道我们这批人的学问比他们好吗?他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需要国学。

  面对国学热,钱文忠认为当中有虚热国学真的热了吗?我只能说比过去稍微回暖了些。国学热仅仅靠《百家讲坛》和几个讲师远远不够。

  与记者对话:

  一万个于丹也不够

  记者:你的孩子读高中了,他喜欢国学吗?对现代孩子读国学你有什么建议?

  钱文忠:我的孩子对国学有兴趣,他会经常到我的书架上找相关的书看。但对于更多的孩子,我们在方式上还是应该多考虑一些。下一步,我想把《三字经》设计成一套网络游戏,里面的知识点对孩子进行考试。比如他到什么程度就中个秀才、中举人,到什么程度中进士、中状元。进士之后自己可以开班授课等等,会很有趣。

  记者:除了《百家讲坛》,你认为推广国学还有什么样的方式?

  钱文忠:当然需要更多扎扎实实的工作。如果不从基础抓起,不从孩子抓起,传统文化会到危险的边缘。从这个意义说,有一万个于丹也不够。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