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建国以来最重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二十五史”重修
来源:新华社 璩静 (2009年6月15日11:16) 作者:小范

 

    在海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现代通行本中国史书典籍《点校本“二十四史”》于2007年开始了其问世以来的第一次“大修”。记者从10日召开的修订工程第三次修纂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修订工程目前进展顺利,新版《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预计于3年后陆续面世。
   
    本次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牧之表示,全部二十四史的修订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大多数修订小组已完成了资料收集和版本校对工作,并进入了点校长编和校勘记初稿的撰写,第一批十六史样稿评审将于今年底完成,第二批八史将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以保证第一批修订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于2012年出版。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也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一标志性出版社成果。据悉,修订后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将是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全面、阅读方便的全新升级版本。
   
    修订工程也汇集了当前全国史学界最具声望的专家学者参与。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任继愈任修订工程总修纂,著名学者冯其庸、何兹全、季羡林、饶宗颐、戴逸等任学术顾问,已故著名学者王元化、王永兴、王钟翰、蔡尚思曾任学术顾问,另有修纂委员、审定委员、特约编审100余人分布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湖北、陕西、浙江、江苏等省市几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全国史学界精英再次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缘聚起来,堪称当代学术界、出版界一件空前盛事。”杨牧之说。
   
    本次修订工程学术顾问之一、著名红学家、文学史研究家冯其庸表示,原来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历经20年修订于1978年圆满完成,由中华书局出版后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及广大文史爱好者普遍采用的版本。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各史都有不同程度的遗憾。近几十年来,我国史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文献资料的利用也更为充分,此时再修是“恰逢其时”。
   
    据悉,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新闻背景:什么是二十四史?
   
    据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璩静)什么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明史》,二十四史记载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进程,时间跨越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涵盖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领域,总共3249卷约4000万字。“秉笔直书、经世致用的中国史学传统,正是从这些历史典籍中完美体现出来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学术顾问之一、著名红学家、文学史研究家冯其庸说。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在毛泽东主席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由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历经20年修订于1978年完成,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各史都有不同程度的遗憾。2007年,重修点校本“二十四史”启动,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大的古籍整理工程。据悉,第一批修订版点校“二十四史”将于2012年出版。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