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首家民办本科高校山东英才学院25日举行孔孟圣像落成典礼,并表示将在每年新生入学时举行“孔孟”拜师典礼。
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王修智、山东省协政副主席栗甲等为孔孟圣像揭幕。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英才学院将孔孟圣像所在的广场命名为“孔孟广场”,广场前的道路被命名为“孔孟之道”。揭幕结束后,由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山东英才学院教师孔令科、孟祥梅带领64名师生齐声诵读孔子和孟子名言名句。
孔孟雕像本身3.5米,加底座1.5米,共高5米,取材于山东莱州出产的“芝麻白”花岗岩。雕像设计者为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陈佶生教授。他曾参与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子像及“四配十二哲”的设计、制作,并是为数极少的孟子雕像创作者。孔子形象并非常见的拱手躬身的作揖行礼的标准像,而是抱书挺立、挥手讲学的姿态,神态大度,气宇轩昂,左手揽抱竹书,右手指挥示意,正与基座上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相呼应,彰显出“至圣先师”的风范。孟子形象也独具特色,以其精神立意创作圣像,孟子身着布衣,头扎纶巾,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尽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大丈夫”性格特征。
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教授介绍了学院树立孔孟圣像过程。孔子被中国历代朝野奉为“至圣先师”,古时学生入学须先拜孔子为师,所以学校门厅供奉孔子像,古有传统,屡见不鲜。孔子是中国从事民办教育的第一人,山东英才学院一直非常尊拜孔子,而且“英才”二字更是取自孟子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杨文表示,英才学院作为山东民办教育的实践者,以不负先辈命名的“英才教育”重托,一直沿着孔孟先驱之路探索前行,并取得了为孔孟先师增光添彩的点滴成绩。今后,学院将在每年的“教师节”庆典活动中,面对形象具体的“孔孟双圣”,举行新生入学拜师典礼,以努力成为孔孟门下“贤人”、“弟子”为荣,由此激励英才教师和学生,发扬孔孟先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尊师重学”精神,进一步提高英才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王修智表示,孔孟思想博大精深,2000多年以来孔孟文化与诸多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潮流,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孔子更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发起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模范教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及研究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