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东:发展孔子学院是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创新之举 约瑟夫·奈:建立孔子学院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种具体体现 非洲孔子学院拉近中非人民距离 儒学:如何中国政府首次组织海内外学者翻译《五经》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儒家文化原点”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国家汉办27日在北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儒藏》工程编纂工作吸引韩日等国学者参与 许嘉璐、季羡林、于丹谈中国传统文化
许嘉璐:世界需要孔子、需要儒学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上表示,儒家学说是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先哲为解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学术思想,在人类社会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世界需要多元文化来应对,需要孔子,需要儒学。 >>>详细 季羡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于丹:重读经典可以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外学者中的儒学 学者:世界需要孔子和儒学
来自中国、美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170余位儒学研究专家,围绕儒学的历史研究、现代阐释、当代价值、世界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专家认为,儒家学说是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先哲为解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学术思想,在人类社会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世界同样需要孔子,需要儒学。
国际学者齐聚华盛顿探讨儒学当代意义 儒学: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 海外学者:化解人类危机需要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温家宝鼓励海外孔子学院教师 继续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温家宝说:“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在世界上赢得尊严,除了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力量”。他还说,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师要继续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他还通过新华网向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企业家、留学生致以亲切问候。
在中国普及、在全世界传播 儒家文化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