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22日即将上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五部与孔子有关的影视作品扎堆,"孔子影视热"已成为2010年最引人关注的文化话题。
2010年,多部与孔子有关的影视作品将要与观众见面或进行拍摄:胡玫版的电影《孔子》将于1月22日公映,电视剧《孔子》刚刚完成拍摄,知名导演张黎执导的电视剧《孔子春秋》即将开拍,纪录片《孔子》正在筹备,而动画片《孔子》继在央视播出后,2010年将在更多的卫视播出。
“孔子影视热,不仅仅是一个影视现象。”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孔子题材影视作品热有深厚的文化、政治、 经济背景,“中国的迅速发展,让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和关注,而孔子作为中国最典型的文化符号,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捷径,孔子影视热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王大千说,电影《孔子》选用周润发这样有国际影响的演员演孔子,也是基于电影《孔子》要有世界影响这一需要。
电视剧《孔子》的导演韩刚在业内被称为“教授型”导演,为了拍电视剧《孔子》,他三年没有接别的片约,“这部剧的开拍是基于儒学传统在当代社会的一种映照:人们迷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反过来寻求儒学传统中的价值观,像‘论语热’,还有孔子学院的大规模建立,都反映了这一点。”
尊重史实孔子题材影视“不越雷池一步”
“孔子热” 有群众基础,对于主创们来说是件好事;对于投资方来说,也节约了一笔大大的宣传费,更是好事。但问题是:正是因为大家十分熟悉,反倒很难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圣人的故事要写得非常谨慎,要根据史实以及历史记载进行创作。
胡玫曾用“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接拍电影《孔子》时的心情。电视剧《孔子》的导演韩刚也说,挑《孔子》的演员很难。此外,最主要的是要考虑怎样把孔子的形象展示出来,让观众接受,既不是刻意追求人物的个性化,也不是把他打造成“圣人的雕塑”。这对主创们来说,绝对是件考验水平的难事。
基于此,诸多孔子题材影视作品除了在制作上、演员阵容上大做文章,在剧本上则“不越雷池一步”,电影《孔子》的剧本改了33稿,而韩刚版《孔子》定义为“中国首部人文圣哲大型电视剧”,全部取材自正史,表现谨慎,号称绝不为了收视率而增加感情戏和女人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