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代儒英 >> 正文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长徐正燉:寻求和谐需从孔子那里找智慧
来源:中国教师报 卫磊 (2010年3月1日19:58) 作者:小慧辑

 

    近年来,“儒学热”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特别是在韩国、日本等东亚近邻国家,发展尤甚。在今年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儒学联合会上,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长徐正燉当选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的理事长。
    徐正燉认为:“儒学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寻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需要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现代化一方面让人们享受了科技文明,另一方面则带来了许多弊病。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怪病流行等,成为困扰各国的重大问题。对于层出不穷的问题,人们正在寻找纠偏补弊的制度良方与精神良药。
    作为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儒学对于解决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思考。精神层面的疾病还需要精神的处方。而儒学所固有的仁爱、民本、和谐、诚信、中庸等价值观,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良药。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学院院长金圣基表示,“儒家思想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如孔子提倡的孝悌思想等对21世纪的今天不仅有道德示范作用,更有精神辐射作用。”金圣基教授还认为,儒家的“仁者爱人”的仁爱观、“和为贵”的中和思想等,对于化解全球化所导致的负面问题,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实现人类的共生共荣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据了解,韩国成均馆大学是韩国专门研究儒学的大学,以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修己治人”与“仁义礼智”为建校理念,至今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研究儒学的根源和意义,成均馆大学设立了儒学东洋学部和东亚学术院,通过跨学科研究和交流,更加深入地研究时代所赋予儒学的使命和价值。2008年4月,成均馆大学还参加了北京大学主持的儒藏编纂事业,并负责收集整理和校点编纂韩国的儒学经传文献。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中心,成均馆大学一直把追求卓越定为自己的办学目标。1997年徐正燉出任校长以来,运用其管理专才,鼓励学生及教授积极参与,努力促成该大学之发展,使成均馆大学迅速提升为韩国著名大学之一。
    徐正燉校长提出,孔子所说的“同”是生活在多元化社会中的我们需努力达到的目标。“和”是不失自己的个性,又与他人互相调和:大千世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百花虽各具独特的色和香,然而它们的共存才是最自然、最美丽的和谐。该思想可以启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发展。“同样,在与不同文化的交往中,也需要通过和谐对话来实现包容多样性的全球化。”
    据了解,成均馆大学的学生都要背《大学》、《论语》、《中庸》和《孟子》,假期还要去书院感受传统的古风,背诵经典著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对儒学的尊敬。徐正燉校长说:“通过这种跟儒学的对话与交流,不仅传播了孔子的思想,同时也增进了中韩的友谊。”
    正如儒学在韩国的发展,孔子学说已经遍及世界的五大洲,这也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等思想的现实体现。而儒学也自然成为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儒学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