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国际儒联第三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召开
来源:国际儒联普及委员会 (2010年4月25日18:1) 作者:小慧辑

 

    4月17日上午9时,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承办的第三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在盐城师范学院通榆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国际儒联顾问吴小兰、江苏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盐城市政府副市长朱传耿、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国际儒联秘书长曹凤泉、江苏省教育厅督导室主任曹国平、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教育局、盐城市文联、盐城市社科联领导、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在主席台就座。国际儒联常务副会长滕文生先生因故未能到会,国际儒联副秘书长金美华宣读了他为大会专门发来的贺信。吴小兰、殷翔文、朱传耿作大会讲话,成长春致欢迎辞。开幕式由国际儒联秘书长曹凤泉主持。

  滕文生先生在来信中回顾了前两次儒学普及座谈会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当前的儒学普及形势,就如何做好普及工作提出五点意见:一是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普及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发扬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是普及工作是专家学者的根本任务,因此专家学者要走出书斋、走出课堂,到人民群众中去;三是普及的内容以重要儒家经典为主,并与儒家经典研究著作中的优秀著述相结合;四是普及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以“入耳、入脑、入心”为实效标准;五是普及教育的重点为中小学生与青少年,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给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与中坚。最后,滕文生先生希望与会人员能集思广益,为普及工作献计献策。

  吴小兰女士在讲话中强调,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首先要教育学生、孩子要做事先做人,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宣扬忠、孝、仁、义、信、智,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蒙童养正的重要作用,今天应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的新内涵,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殷翔文结合江苏儒学传统思想教育发展形式发言,指出江苏教育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人文底蕴深厚,江苏将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朱传耿介绍了盐城“红白蓝绿”四色文化及盐城汽车业、纺织业高速发展、交通改善的现状,强调儒学传统思想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目标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致辞,他首先代表全院师生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指导,向来宾介绍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恳请来宾对学院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大会期间,来自各方面的9位代表作大会报告发言。国际儒联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张践、国际儒联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殿卿、国际儒联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凌子主持报告会。盐城师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勤教授、北京四中学校校长助理朱翔非、南京夫子庙小学校长冯爱东分别代表高校、中学、小学作大会发言,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德育科金鑫、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小教科刘会民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发言,湖北省仙桃市仙源学校校长武家舫代表民办学校作了发言,北京市怀柔区文明建设委员会胡克稳、中共山东德州市武城县委宣传部陈建军代表地方党委行政发言,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中心主任冯哲作为大陆读经的最早推广者发言,分享了10年推广的经验、教训与自己的反思。

  会议期间,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南京大学教授杨明、中国孔子基金会纪检组组长张卫东、天津明德国学馆馆长柯兰、《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主编孙抱弘等近70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与会代表分四个小组交流论文、研讨儒学普及工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看了盐城师院师生精心准备的“民族魂·乡土情”专场文艺晚会,观看了“千年吟唱闻新声”盐城师院儒学普及工作成果展,参观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4月18日下午,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国际儒联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主持。

  广西朱熹思想研究会会长朱光葳、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岩、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新宏、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邵龙宝作了小组汇报发言。国际儒联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张践作大会总结发言。张践总结了历时两天的大会讨论成果,强调儒学普及任重而道远,应始终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己任,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青少年普及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宜采取丰富多样的实效形式进行;儒学普及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推进。他同时指出,普及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如何提升师资素养、如何与体制内学校的衔接、国际儒联如何更大发挥职能等问题在本次会议中也得以深入交流,他希望普及推广工作者再接再厉,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