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代儒英 >> 正文
康晓光文集
来源:儒家中国 (2010年5月10日1:7) 作者:任重

 

    康晓光,男,西历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所长。西历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三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生态学硕士学位。曾经任职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兼任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委员会执行主席。著有:《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2008年),《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2005年),《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香港明报出版社2005年),《NGOs扶贫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法伦功事件透视》(香港明报出版社2000年),《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等

  • 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康晓光) 2010-4-25
  • 关于“法伦功问题”的思考(康晓光) 2010-4-18
  • 我为什么主张“儒化”(康晓光) 2010-4-18
  • 论合作主义国家——中国政治前景的选择(康晓光) 2010-4-18
  • “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宿命”——乡村建设思考(康晓光) 2010-4-18
  • 复兴传统文化现象研究:文化与政治后果(康晓光) 2010-4-18
  • 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六人谈(康晓光 玛雅 刘亚伟 潘维 王小东 赵穗生 郑永年) 2010-4-12
  • 评《谁来养活中国?》——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康晓光) 2010-4-12
  • 两亿多人口告别贫困(康晓光) 2010-4-12
  • 2003:中国步入进步时代(康晓光) 2010-4-6
  •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康晓光) 2010-4-5
  • 未来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策论探讨(康晓光) 2010-4-5
  • 对王思睿《合作主义与国民意识形态》的回应(康晓光) 2010-4-5
  •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康晓光) 2010-4-5
  • 合作主义国家(康晓光) 2010-4-5
  • 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1978年以来的变化与今后的选择(康晓光) 2010-4-5
  •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康晓光) 2010-4-5
  • 再论“行政吸纳政治”(康晓光) 2010-4-5
  • 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康晓光) 2010-4-5
  • 关于当前中国大陆政治结构的博弈论解释(康晓光) 2010-4-5
  • 我是如何走向儒家的——康晓光先生访谈录(王达三) 2010-4-5
  • 转型时期农村金融危机与反危机研究(康晓光) 2010-4-5
  • 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康晓光) 2010-4-5
  • 康晓光著《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出版 2010-3-21
  • 康晓光著《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出版 2010-3-21
  • 当代中国大陆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研究(康晓光) 2008-4-5
  • 中国软力量建设与儒家文化复兴的关系(康晓光) 2007-11-18
  • 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康晓光) 2003-4-26
  • “文化民族主义”论纲(康晓光) 2002-12-6
  • 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康晓光) 2002-4-5

     

  •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