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勇(音)来自中国边远的西部,他是个有色金属贸易商,相当有钱,最近他用一整个周末,坐四个小时飞机外加2小时汽车跨越了整个中国,他的目的:穿上系着黑色飘带有红边的长袍,向孔子的一尊木雕像行跪拜礼。

山东曲阜孔庙,中国一些企业家正参加祭孔典礼
“但凡有点成就的商人都不仅是想发财那么简单,”钟勇说,他是兆恒公司(EverSunny trading)总裁,他来到孔子出生地是参加中国哲学和宗教的培训课。这门课花了他近1.2万美元。
45岁的钟老板穿着仿古服饰,跪在一个金黄色垫子上,从一尊褐色高脚杯啜了口酒。接着在围观者的窃笑和袅袅青烟伴随下,他向至圣先贤孔子扣首致敬。
用主题公园的手段,结合最虔诚的可以追述到2000年前的传统仪式,这种混合典礼就发生在曲阜孔庙,封建王朝时期孔子的主旨就是中国的治国纲要。
今天,则是对这位公元前479年去世圣哲个人的崇拜,占据了儒学复兴的中心。此举虽有政府支持,同时对那些质疑中国前进方向的人而言,也是一种掩饰。
孔子,还有其它被毛泽东认为是封建残余有害思想的复苏,已经有许多年了,包括众多有关封建王朝的畅销书、电视剧和电影。中国政府鼓励这种趋势,利用其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面纱,也可部分抵御外国文化。
在海外,有几十所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促进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孔子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旗手。
儒学复兴最初是被中国政府提出并掌控的,现在已更有活力也越来越不可预测。儒学已经成为一种新思想的诉求,不仅要挑战外国输入的西式民主,还有一些中国冲向现代化之路上的本身的挑战。
儒家文化一直都是双刃剑,是一套包含了道德哲学和政治理论的扩展系统,非常保守也有潜在的爆发性。
历史上,成功的王朝都将儒家作为统治国家的粘合剂,将其复杂性简化为一条简单信息:服从。孔子提倡阶级和秩序,但同时他也相信统治国家应是“德”,而不是财富和权力:“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当下中国政府仍支持孔子,采用最受欢迎的一个概念:和。不过有时要将这位圣贤以书呆子爱国者的形象推销出去很难,投资数百万美元的自传体电影《孔子》,在全国上映遭到广泛指责,认为电影让人昏昏欲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