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2000名中央官员高校进修 《周易》成首选课程
来源:重庆晚报 (2010年5月7日12:24) 作者:小慧辑

 

核心提示:中组部要求2000多名司局级官员,年内在7所院校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选课任务。据悉,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

 

2000多名司局级官员,被要求今年内在7所院校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选课任务。

2008811,中组部下发《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之一。今年,一场司局官员的校园计划据此展开。

时隔20多年,张宁重回校园。

这位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团中央女官员,天天穿着运动鞋,在人民大学的教室、食堂、操场到处转,享受当学生。从412日至16日,这5天里,她的身份从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副主任临时切换为中国经济改革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专题班学员,一个高校选课生。

和张宁一样,来自中央统战部、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等15个中央部委的2000多名厅局级官员,今年内将被全部强令在党政军三大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国防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完成中央组织部规定的自主选学任务。这也是部委司局官员第一次大规模做选课生。

菜单式的自主选学

以前是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是需要什么学什么。

416上午840分,可容纳100人的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605室,已有10多人到场,像开会一样,每个人座位上均摆有姓名牌子。

此次15个试点单位司局级官员总数为2242人,应选学人数为2039人,可以不参加此次自主选学的,主要是今年参加中组部调训的官员——共计329人。

试点前,中组部等曾对15个单位的1500多名司局级干部作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5年内,参加中央党校等五大干校调训的,占65%;参加本部门、行业培训的占30%;参加境外培训的占18%;仅有97人(约占0.7%)曾到高校选学。

去高校的机会显然更为难得。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一下子选了近60学时,其中1个专题班和6个讲座。按照规定,每位学员需选修40~60学时课程,多数人选择“1个专题班+若干讲座班

参加工作30多年的霍宪丹记得1990年参加过中央级培训,近20年后,去年他终于又有机会去中央党校,但因工作太忙而被调至浦东干部学院短期学习。霍宪丹认为,菜单式的自主选学,提供了一个合理合法的学习机会

坦率地说,最初我对培训效果不太确定。我不知道他们繁忙的情况下,对纯粹的学习是否感兴趣。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说,她原以为官员们更倾向于去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那里的培训往往与提拔相关。如今的开班效果超出了她的预期。

国家工商总局外资企业局副局长徐晓东2006年曾参加中央党校的厅局级官员轮训,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等。以前是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还是这样效果好,以前培训课程内容许多属于复习

一位学员则坦率地表示,在党校,不喜欢听的课也得听,而此次各高校供选择的课程,多有精品。初次报名结果显示,专题班中,党政军三校报名人数为729人次,而四所大学的报名人数为1610人次,选择高校的人数明显更多。

《周易》成最大热门

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

选课积极的司法部官员霍宪丹遭遇了一次小郁闷,他在不久前接到人事部门通知:重新选课。因为他所报的心理学、系统科学、环境保护等讲座,由于报名人数不足,被迫取消。

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干部教育办公室闫铁军介绍,最初各高校上报的课程都很多,他们筛选删减了一部分——比如类似医院改革这种过于专业的课程——也让大学精简了部分课程,中组部决定最后的专题和讲座菜单。

但初次报名情况,还是让人有些意外。7院校准备的56个专题班,有13个班因未达20人门槛未开班;174门讲座中,更是有132门课,因未达25人门槛暂不开课。据透露,有的课(讲座)出现只有两个人报名的现象。

人大取消了3个专题班,分管科研的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坦言,如何契合司局级干部的需求,还需要探索。

从初次报名人数看,各个专题班差异悬殊。有4个班报名人数超过百人,60~90人之间的有10门,多数班报名人数在20~30人之间。

相比普通公众,司局级官员的追星热情同样不减。最火爆的当属学术超女于丹作第一讲的传统文化与治国之道(北京师范大学),初次报名已达155人。排在其后的依次是国防大学的国家安全与军队建设,北京大学的管理心理与创新思维领导力与管理智慧民族与宗教

在可顺利开课的42个专题班中,8个与领导艺术或领导能力有关。而遭淘汰的13个专题班,有2门法律课,2门环保课,3门社会学课。有3门法律课都是涉险过关,初次报名人数均不超过30人。

而讲座中,初次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北京大学选择以审美与人生境界讲座作为开学第一课,吸引80多人前去陶冶情操

讲座的未开班率高达76%幸存42个讲座中,国学、宗教哲学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多达19个。中央党校准备了36个讲座,结果仅有《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达标;清华大学29个讲座仅余8个,其中7个分别是:国学概论、道家智慧、儒家文化、古代修身智慧、传统音乐、《大学》《中庸》和国史概要。

周易智慧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所80岁的余敦康讲授,初次报名就达231人,现在已增至293人。《周易》最早就是做占卜用的,只不过正统的《周易》是用来做最高决策的。余敦康曾对媒体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用它来看风水是没有用的。

各部委平时组织的都是一些专业类的培训,人文类的比较少。闫铁军对国学热并不感到意外。

党政军最高学府中,中央党校最热门的专题班是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与人物;以行政管理学见长的国家行政学院,两门最热课程均与领导理论相关;而报名人数超过百人的国家安全与军队建设,则是国防大学开设的唯一课程。

官员也不想听老师讲套话

我想听点实用的,虚的不听。专家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偏一点都没关系。

上述培训并没有考试,相反,老师们则要接受学员的评议,得分较低的课程,可能会被调整。

每位学员入学后,均会收到一叠教学评估表,设定教学内容服务质量对个人帮助程度10个指标。

张宁给每个授课老师写上自己的评语。按照她的标准,最佳的表现是最解渴最实用最积极最务实的讲述;最差的则是授课式的讲述灌输式的讲述。她给了两位老师10很满意,也就是100分,而最差的老师因5较满意4一般,仅得52分。

我想听点实用的,虚的不听。专家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偏一点都没关系。张宁说。

来自人民日报的王保庆说,在党校听课和大学听课最大的不同是,在党校不敢随便提问题,大学里就没有什么顾忌。

官员并非都不爱提问。作为北师大的客座教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此次试点中,既作为学生,也将作为老师登台授课。在他看来,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教员而非学员,他不会单纯作报告,中国官员无论省部级还是司局级,一展开案例讨论,提出的问题,课堂的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国外,我非常惊讶。说官员都是官僚主义,我说那是体制造成的,绝大多数官员是好的。

北大最受欢迎

65.6%的人希望到北京大学学习,在7所试点院校中排第一位

本次课程完毕,人大常务副校长冯惠玲等进入教室,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以后大家都是人大校友,会进入校友录。欢迎大家经常回来,从网上回来也可以。人大党委组织部部长高德步说。

北大亦向学员颁发类似证书。当然,也得人家认,人家不认,也没办法。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于鸿君对记者说。他希望能将学员纳入校友体系中,共同关心母校的发展

除了讲课内容之外,学校也是一些官员选课的重要因素。据北大新闻网报道,有一位司长钟爱北大,他所选的40学分课程都在北大。而据问卷调研数据,65.6%的人希望到北京大学学习,在7所试点院校中排第一位。

不同阅历背景的人在一起碰撞还是很有意思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说。

尽管只有短短5天,专题班依然力图呈现班级的形态。开学第一天下午,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邓中好被宣布为班长,他自己也不知怎么被推举上的,一位学员笑说,是内定的可能跟单位性质有关

据中组部文件,试点所需经费,由中央组织部从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类人才培训专项经费中统一列支。这可是国家出的钱。王保庆说,他对此非常重视,为选课花了两天时间,还推迟了出差计划。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