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举办的山西省首届集体汉服成人礼上了今天的新闻联播了!”5月4日晚19点20分,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员管理部副部长郭曼宇接到了不少好友祝贺的电话,从之前备受质疑到被社会认可,她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她来说,成人礼只是个开始,六一的开蒙礼、六月底的谢师礼和教师节的拜师礼也将逐一举行,“我只是希望孩子们能拥有健康的品德,不做第二个马加爵。”
两秒钟,一年的肯定
平时比较安静的太原文庙,在5月4号这一天变得异常拥挤,一批一批的家长、学生走进来跪拜孔子。山西省民俗博物馆馆长夏路对此感慨很多,成人礼在不经意间,吸引了孩子主动接近孔子,并了解至圣先师的传奇一生,“也许他们一生只有这一次穿汉服的机会,印象一定深刻。”

首次举办类似活动,某些细节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比如还有口误、流程不够紧凑等问题。郭曼宇一再向学生、家长们道歉,并保证日后会更加完美。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来自太原迎泽区的张涵女士一直在拍照。她说自己的孩子已经17岁,她希望孩子能参加明年的成人礼,“本来我对类似活动的实际意义有所怀疑,但看了之后觉得挺好的,也许孩子会有所领悟。至于社会责任感,不可能在短短一天就能形成,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教育。” 但让郭曼宇没想到的是,当晚7点20分,正当她忙于收集孩子们的成人感想,准备通过反馈信息来掌握活动到底带来什么影响时,她接到了朋友的祝贺电话:“你们举办的集体汉服成人礼上了新闻联播了,真了不起!”她瞬间蒙了,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完全没想到,太意外了!”虽然镜头给了不到2秒,但郭曼宇明确了一个信息:筹备一年的成人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六一快要到了,郭曼宇又开始准备开蒙礼。她的理想是,不久的将来,孩子们主动向家长提出:请为我做一个庄严的成人礼吧。 “你当自己是救世主?” 时间回到2004年2月,马加爵事件发生。听到这则新闻,郭曼宇心头一震:我们德育工作的效力去哪里了?道德教化怎样才能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看着自己的孩子整天吃快餐、喝碳酸饮料,并且越来越自我,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带孩子去传统文化底蕴较深的环境接受熏陶,明白身为中国男子汉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询问了很多家长,发现大家都有这个想法,但在太原转了一圈,郭曼宇发现没有这样的场所。而社会上青少年学生人格扭曲、道德滑坡的事例并没有停下来,从刘海洋伤熊到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弑母,从女版马加爵事件到北京年仅14岁的男孩杀害同学的妹妹,都让郭曼宇倒吸了一口凉气: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很苍白,必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去年9月,郭曼宇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再拖了,她要自己组织一些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亲身参与,从中体味责任和道德的重要性。“集体汉服成人礼”的提议刚出来,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亲朋好友。“你疯了?又犯傻了?你当自己是救世主?现在的很多活动都是流于形式,你凭什么保证能给孩子带来实质性的教育?” 质疑声接连不断,可郭曼宇的想法很坚定,依然到处筹集资金、拉动社会力量。“既然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问题,为什么不尝试着去解决?哪怕能给十个、五个,甚至一个孩子带来感触,我觉得我就没有白做,就有意义。” 效果比形式更美好 在备受争议的同时,郭曼宇也看到了志同道合者。河北、河南、天津、上海、湖南、广东等地,成人礼的活动相继开展起来,而且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说明大家看到了成人礼带给孩子的益处!” 成人礼举行的前夕,郭曼宇依然能听到周围反对的声音,“费时费力做一件不被认可的事情到底值不值”?但参加活动的孩子给了她一个很大的动力,“制作汉服时,部分腰带比较紧,三四个胖孩子急匆匆地找到我,脸蛋涨的通红,恳求我不要因为衣服不合身换掉他们。” 她给了孩子们非常肯定的答案:一个都不能少!很快她买了50个别针,分发到孩子们手里,“你们每个人都会穿着老祖宗的服装,上台接受加冠。”当日下午3点整,山西省首届集体汉服成人礼正式开始,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司仪诵读加冠赞辞,并为百名身着汉服的学生戴上帽子、整理衣冠。20名学生代表第一次像成人一样喝了几口酒,向家长跪谢奉茶,接受长辈的祝福,并从司仪手中接过成人证书。 学生们纷纷打开证书,小声朗读上面的文字:“贺尔青年,今已成人。当以自主自立求己,当以人格独立面世,自强厚载,任重弘毅。家国之命,尔其承担。膺斯大命,勉之哉!”靳才人是太原市交通学校2008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整个仪式中,他都站在队伍第一排的最左侧,神情严肃,不苟言笑。“这个成人礼太特别了,我感受到了从未体会过的庄严,以前觉得这样的形式太滑稽,但亲身经历后才会发现,效果比形式更美好。当然就凭这一天就能完全让我明白责任的重量不太可能,但最起码,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对父母和师长的感恩。” 30%的孩子懂得了感恩 但仍有不少人质疑成人礼的形式和内容。事实上,郭曼宇已经省略了很多步骤,比如套发髻、扎辫子、跪天跪地跪神灵。“我想让成人礼自然回归到生活中,最终变成社会的普遍情感认同,好比中秋要全家团圆、清明应该上坟祭祖一样,而不是教条化、硬邦邦的一个仪式。”郭曼宇说。 面对人们的质疑声,夏路说:“最起码,这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知道,成人和结婚、祭祖一样,是件非常庄重神圣的事情,典礼只是一个形式,其内涵是要让他们懂得责任。” 最初郭曼宇也不敢保证影响力会有多大,但活动结束后,太原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太原市商贸经济职业中专学校和太原市交通学校的校长都致电郭曼宇,希望明年的成人礼上,自己的学生能再次得到参与的机会。“他们说当天参加活动的250个孩子当中,30%有所感触,懂得了对父母、师长的感恩,一次一次的30%加起来,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风尚。”郭曼宇说。 而部分家长的疑问又给了郭曼宇一个难题:大典议程中有一些生僻的古汉语词句,能不能转换成白话文?反复思量后,她决定“不让步”,“老祖宗们怎么加冠、婚嫁、丧葬、祭礼,孩子们应该有所了解,如果为了省事都转化成白话文,慢慢地这些古词语就消失了。” 但郭曼宇有了新想法,明年的成人礼前,她要给孩子们上一堂课,将大典中会涉及到的所有生僻词,都要一一给孩子们讲解。
|